跟在这个干部身后的是一个穿着俭朴的女人。
“爸!”
那个军人不善言辞,但略显急躁,张口就喊。
老人将手在床上一按,神情不愉道:“在走廊上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你爹我是病了不是聋了,不用在门口大呼小叫,进来!别吵着其他病人休息了。”
老人身份特殊,现在虽然是个退休干部,但曾经也算是在县政府有过履历,说话有点份量。
膝下这些子女个顶个有出息。
那天自个儿外出买点药,谁知道突发恶疾昏迷不醒,要不是周正路见不平。
这位为人民服务了多年的老干部怕是就得早早去见主席了。
“爸,你交代的事情我已经去查过了,虽然不知道救了你的人是谁,但那个年轻人岁数不大,当时在现场的药店人员说他自称是鸳鸯树村人。”
王庆田说道。
他是家里的长子,为人处世也颇为稳重,子承父业,是家里最有能耐的一个。
“我记得这个鸳鸯树村就在元宝山区里头,离县城得有七八十里地呢……”
王庆宁稍加思索,像是想起了什么插嘴说道。
“我们王家也不是知恩不图报之辈,这小伙子做了好事不留名,有节气,但他不图回报,我们不能不报。”
老人教训道。
几个子女连连称是。
还是王庆田沉吟片刻,走到门边和工作人员交代了几句。
“爸,最近县里也都在抓优秀示范典型,见义勇为是一件大好事,能够在县内有一定的带头宣传作用。”
老人微微颔首,对自己这个大儿子的安排还算满意。
“我们政府也会起个表率作用,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奖状,必要的话,在下个月月底的表彰大会上,邀请他列席发言……”
“嗯,这件事你去办,务必办得妥当些,也别让小大夫有太大的压力了,分寸拿捏妥当。”
老人刚拿起报纸,似乎想到了些什么,接口道:“我还想见见这位小同志,亲自当面答谢他的救命之恩,你也帮我和他说一声,看他能否赏脸。”
周正倒是没想到自己无心插柳,会搭上这么一段机缘。
他和于音说完话,见于音要给小孩儿喂米糊,他也不敢打搅,提着猪肉和野味摸进了厨房。
家里没什么菜,索性刚才去老汤家顺了两颗圆白菜和几个土豆蛋子,老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炒了个酸辣土豆丝,下了大油整了个干锅包菜,还做了个东北溜肉段,见菜色干得慌。
他眼见摆在那儿的蛇没人要,干脆剁了蛇头,扯下蛇皮,切成段,拿葱姜蒜混着煮熟了去腥。
再和剩下的狍子骨山鸡肉煲在一块,也算是半道龙凤斗了。
他端着这三菜一汤,喜滋滋地掀开门帘,再把煮好的大白米饭一整笼端上了客厅的饭桌。
他抹了把汗,走进屋子里,于音却已经搂着孩子,伴着油灯的光沉沉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