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被否的随从官员令不少人都熄了想要言的心思,于是殿里再次沉默起来。
主父偃见状,不免暗讽这群同僚真是不懂变通的呆子,也就是靠死读书才有了官职,根本算不上能用之人。
如果北宫(太子宫)都是这种庸庸碌碌的货色,那主父偃有七成的把握杀出重围,位列九卿:“既然钱粮容易被抢,那就给人不能抢走的东西吧!”
此话一出,看不惯他纵横家出身的儒生讽刺道:“依你所见,什么东西是抢不走的?”
“土地,房产。”
主父偃等得就是反驳他的人,于是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对方:“被收缴的资产里难道没有土地房屋吗?将其赔给黔难道不是最佳的选择?”
这话有理。
不仅是问的儒生,就连带头商议此事的四人都眼前一亮,居然忘了钱好抢,但是需要登记在案的土地房屋没法抢走。
陛下彻查黑户隐田的事儿还没过去一千天呢!关中的彻侯就是健忘到家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挑战皇帝的记忆力。
“依我看,黔们可以选择土地或者房产来补偿自己的损失。”
“若是土地和房屋的价格过损失的,可以选择分年补上二者差价。”
主父偃说到这儿还缓缓一笑道:“即是收买人心,太子也不会计较黔们的补偿差价。”
倒不如说,那些黔们多拿了才利于太子的名声,同时也令太子宫的官员们得到一个“好官”
的评价,从而攒下自己的政治根基。
第129章
能用收缴的钱来铺平自己的为官之路自然是天上掉馅饼的事,然而在实施阶段却还有着大大小小的暗坑等着他们崴上一脚。
“主父偃那只会逞口舌之利的厮儿能提出什么有用建议,不过是用小聪明在众人面前挣个眼熟。”
会议结束后,太子宫的官员们也没闲着,而是以学派为单位召集同僚,继续讨论如何处理太子留下的赔偿问题。
憋屈的是,他们无论怎么讨论都得承认主父偃的建议是最合适的。
头疼的是,收缴来的房屋土地压根不够偿付那些遭到勒索的可怜黔,而且一些游侠头目的房屋修得堪比中层官吏,别说是让黔接受,就连一些太子宫的官员再干十年都不一定能买这套还算大气的宅邸。
文党听着同僚的抱怨,摇摇头道:“与其在这儿怒骂提出有用建议的同僚,不如想想如何完成太子的嘱托。”
不仅是房屋,那些田地也如天女散花般分部在关中的各个角落,导致在交接上很难做到人人满意。
“最重要的是房屋和田地的总价值压根抵不上黔们的损失,还是得用收缴来的赃款去购买土地,置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