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事不做,最后挂名是他,受到最多嘉奖的也是他……
“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朱雄英的自言自语,令朱标一愣,随后大笑着蹂躏他的头,“臭小子年岁不大,想得不少,别以为你皇爷爷只是为了老四,”
“等你归京的那日,爹会为你争取到最丰厚的奖赏!”
朱标双眸中闪烁着真挚,
显然他私下里已经与朱元璋达成默契。
“爹,难不成我要封王了?”
以自己的血脉,丰厚的奖赏不外乎这个。
“一切,等你完成北方之行再说。”
朱标笑吟吟的结束这个话题,缓缓起身,端起酒杯往朱棣的方向走去。
独留座位的朱雄英,
也在心中复盘这次“突兀”
出现的北方之行。
在朱雄英的预估中,
依靠着长孙血脉与地位,他未来极有可能被朱元璋封为“吴王”
,
但是,
经历过接下来这次北方之行后,
朱标话里话外的意思,【极有可能】将变成【一定】!
朱元璋似乎也想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宣告着大明第三代继承人的合法地位,
毕竟,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太子。
想到这里,朱雄英默默感叹,“良苦用心啊,既安慰了朱棣,又安慰了朱标,甚至还有我一个8岁的孩子,唯一倒霉的只有三叔晋王……”
至于蓝彩封侯一事,在多方妥协下,已经提前预支了蓝玉本次出征的战果,
可私下里,
朱标却极为满意。
当时朱雄英曾问起缘由,
朱标笑着教导:“恩出于上没错,可这个【上】到底是谁很重要,你皇爷爷此举就是宣告,在他的时代,对于蓝玉的封赏到此为止。”
“皇爷爷是把人情留给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