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杞人该不该忧天辩论 > 第7章 得剑青铜(第3页)

第7章 得剑青铜(第3页)

好嘛,传家宝了都。

“还有没有更好的了?”

姒安一边把玩宝剑,一边问道。

未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谁会嫌多?

“先祖东楼公受封时,武王赐下一些,可惜大部分遗失了,现在宝库里仅存两件,一件小鼎,一把青铜剑,都是国家底蕴,祀与戎的象征,你就别想了。”

姒安再一次惊呆了,周武王赐下的东西,放在21世纪,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镇国之宝。

现在嘛,祭祀的时候用来撑场面罢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武王时期的武器,意义非凡,但肯定没有现在的武器质量好,还是放仓库吧。”

姒安说着,不停挥舞手中宝剑,逼得姒吕连连后退。

姒安的话,姒吕没有否认,只要姒安不感兴趣,怎么说都行。

“淳于大夫已经安排妥当,明天去祖庙拜谢先祖,我儿别忘了。”

“放心,不会忘记。”

姒安随口答应。

一根木棍都能玩半天的少年,手持国宝级宝剑,能认真听讲才是见鬼了。

第二天,姒安和往常一样,早起锻炼体能,练习拳脚、弓箭、以及剑术,这些都是春秋时期贵族必备的保命技能。

春秋时期的人分为两类,住在城邑里的属于国人,散居乡野的属于野人,出门在外,不仅要防备野兽,还要防备野人。

这也是春秋时期半路刺杀横行于世的缘故。

没人知道是什么人干的,非要追问,那就是野人和野人组成的强盗干的。

而城邑之国,向来管不上野人,被刺杀的人只能白死。

直到战国时期,战争进入白热化,动不动几万、几十万大军的战争开始,人口的重要性提高,国野之分才消弭于世,国家管理才从城邑的点扩大至面。

十五岁的年纪就是好,锻炼几天,姒安明显感觉到耐力和力量的进步,再加上饮食条件不错,姒安估摸着自己长到七尺五寸(春秋时期分大小尺,文中统一采用大尺,即一尺约24。63厘米)不成问题。

毕竟姒安脚下,可是大葱都能长一米八的山东。

练完一套剑术,姒安把手中木剑交给侍从,停下擦汗歇息,片刻后去和老爹一起吃早食。

姒吕的夫人,也就是姒安的母亲,过世早,姒吕虽然还有两个妾,但一直没有孩子,所以一家人就父子两个,有机会的话,姒吕都是和姒安一起进餐。

食不言,寝不语。

姒安慢慢习惯这些规矩,吃完早食才说起今早召集工匠打造青铜剑的事。

今早晨练前,姒安突奇想,让侍从找来杞城最好的工匠,让他们打造一把青铜剑,用以练习剑术。

工匠们一个个头都不敢抬,原因无他,所有工匠中,只有两个会打造青铜器,其他只会玩木石和陶类工艺。

唯二的高手,只能打造厚实农具,打造出来的青铜剑是脆的,不能用。

即便如此,这些工匠都属于稀有人才。

姒安想要打造一把青铜剑防身的美梦,刚开始就被现实击碎,只好用木剑凑合。

堂堂杞国储君,想打造一把剑都做不到,姒安对杞国的实力有了进一步认知,得亏之前从齐鲁两国得到兵仗援助的承诺,否则国家安全真是个大问题。

去临淄游学,又多了一个任务——寻找靠谱的工匠。

眼看姒安失落,姒吕默默打开国君专属小宝库,取出一把样式精美的青铜剑,其制作工艺秀了姒安一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