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不上车吗”
李小呆挠了挠头。
奶奶怎么看着月亮呆孔明灯不是她先做给他们玩的吗还会看到呆
“哦,没什么。”
顾卿迅回了神。“上车吧。”
李锐疑惑的看了顾卿一眼。奶奶刚才读的是什么奶奶也会吟诗吗
大概奶奶听爹或者爷爷读过的吧。
李锐很快打消了疑虑,也登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就驶向西市。此时西市的天空中已经开始6续出现了孔明灯,越来越多的人往西市的中央涌去。
顾卿原本想要乘马车直接入市,因为西市的道路非常的宽敞。可是顾卿却没意料到西市的拥挤程度。由于人越来越多,若是乘马车,怕是多有不便,没看到前面还有辆马车被堵得动都动不了吗
而且顾卿担心万一有行人摔倒在马车旁,怕是还要出事,于是她命令家人就在西市口停下马车,一群人步行入市。
待他们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挤到齐邵他们预先搭设的“放灯台”
时,顾卿已经只能长叹一口气了。
真是太不容易了。
围着放灯台,京兆府划了一个大大的地方出来,用竹栏围住,又派了一些人在外围看着。
里面的学子各个衣冠不整,满头大汗,一旁齐邵的书童小厮不停的在墨墨,旁边里扔着一个大箱子,里面全是铜板。大箱子旁边守着几个京兆府的差吏,防止有人偷盗。其中有学子不停的从各个桌子上把钱抛进箱子里,免得桌上堆积过多,挡了写字。
一众学子的桌子前全是买了灯要帮着题字的人,也有人买了灯以后在空的桌子上自行题字的。卖灯的和题字的分在两边,点灯的却都被京兆府的人约束在放灯台上放。
若是在台子上放,一旦半空中失火掉下,还有专门的人扑灭。若是去了其他地方放,岂不是要惹的满城大火何况灯掉下来,还要再买,若卖灯的就在旁边
嘿嘿。
放灯台上除了有放灯的人和协助放灯的人,还围了许多小孩子,小孩子高兴的跑来跑去,放灯台上不停的“咚咚咚”
作响,犹如擂鼓一般。
顾卿在家人的簇拥下挤到了内场,看着那“放灯台”
上越来越多的人,有些担心地对三兄弟说“你们看,这台子会不会塌”
李锐看了眼“放灯台”
。这台子大是大,不过看起来像是那种唱戏的常用的戏台,怕是下面木梁木柱架的不是太牢,若是人多,真搞不好会塌。
李锐四下一望,在钱箱边扫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立刻和顾卿说“奶奶莫急,孙儿看到一个熟人,我去吩咐一声,去去就来。”
那熟悉的人影,正是王油子。
“王油子,怎么样,最近家中多了个美娘子,是不是很快活啊”
李锐笑着和王油子打了个招呼,再一看他的身上,“唔,看样子你挺心疼你的新娘子,连衣服都舍不得让她洗。看看你这身官衣,怕是从初四那天就没洗过了吧”
“这再拍几下,都可以糊墙了。”
王油子见是李锐来,反倒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待一听得李锐的话,面色也凝重了起来。
“怎么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
李锐摸了摸脸。
王油子看,见没有什么人注意这边,拉着李锐走到一边,低声说“李大公子,你不来找我,我这几天也要去你的。”
“哦找我何事”
“大公子,那天你买下来赠与我的那个姑娘,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