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的东区实验室比彭觉先预想的要宽敞。六台精密仪器整齐排列在防震平台上,墙上显示屏实时更新着hfr的运行参数。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实验台上那三组密封容器,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陶瓷微球样品。
“红色的是正硅酸锂,白色氧化铝锂,灰色氧化锂。”
黄知涛如数家珍地介绍,“每组样品我们都做了三种粒径分布,从1o微米到15o微米。”
彭觉先戴上手套,小心地拿起一个样品瓶对着灯光观察。微球在透明溶液中缓缓旋转,像极了小时候玩的雪玻璃球。只不过这里面装的,可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
“辐照测试安排在哪天“
“如果舒尔廷批准,下周二开始。”
方鉴明调出一份时间表,“先做72小时低通量辐照,然后……”
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实验室红灯闪烁,扬声器里传出荷兰语广播。
“只是工作区的例行消防演练。”
黄知涛熟练地回答道,跟咱们这边没什么关系:
“每周三上午11点准时来一次,比我们的组会还准时。”
众人笑出声来,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彭觉先注意到实验台角落放着一个小型国旗模型,旁边是几张阅兵式的打印照片。
“你们的‘战利品’“他指着那堆纪念品。
方鉴明不好意思地笑了:“外国同行送的。俄罗斯组的里亚申科给了个带解密的套娃,说最里面那层是托卡马克装置模型——虽然我拆到第三层就卡住了,之后也一直没顾得上研究。”
午餐在研究中心食堂进行,彭觉先惊讶地现菜单上有中文标注。
“我们来之后,尤其是自从阅兵后,这里突然多了很多华夏元素。”
方鉴明低声说:
“连咖啡机都新装了绿茶选项。”
正吃着,一位高个子白人端着餐盘走过来,从领口挂着的国旗来看应该来自法国。
“彭院士我是核与粒子研究所(in2p3)的马库斯勒菲弗。”
他操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2oo2年我们在马赛的会议上见过。”
彭觉先回忆起来,这位是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中子物理专家,当年对中国的液态锂铅实验数据嗤之以鼻的那位。
勒菲弗坐下后直奔主题:
“听说你们改进了锂陶瓷的辐照稳定性我们最近在硅酸锂掺杂方面遇到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