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到堂姐的表情,宝琴想说什么也忍住了,她也知道现在开口,很有可能会坏事。
经历过惊骇、惶恐之后,夏月桂总算是意会到了,事情应该出在那三十条船上,皇后本人不希望薛家扩大海贸。
想通了这一点,夏月桂的回奏也逐渐成形,但见她再度行礼后,方道:“回禀娘娘,陛下所封之‘安’字,是想告诫薛家要随遇而安,如今富贵已极,不可再多生贪念!”
夏月桂这话当然没错,但宝钗顾虑的有三点。
其一是薛家胃口太大,一下就要增加三十条商船,确实显得太贪婪了许多,便是夏月桂回话之内容。
宝钗生气的第二点,则是因为夏月桂胆子太大,用自己的意志绑架薛家,以此来说服自己这位皇后。
其三则是,皇后娘家人大举涉及海贸,这很容易引来天下之议论,对宝钗这位皇后及其子嗣不利。
当然,以上三点问题的本质,是宝钗的利益和薛家已不同,所以才会如此此威压夏月桂。
钱对皇后来说,确实已称得上身外之物,宝钗想要的名誉和圣心。
“陛下曾有明谕,说皇家不必多涉海贸,而当以维持秩序为重,收纳商税损有余而补不足!”
宝钗这一开口就是戴高帽,而她引用的朱景洪的谕旨,其实是早几年曾说过的话,是否现在还有效真不好说。
但她是皇后,她此刻的话就是道理,除非朱景洪亲自到场,说自己如今改变心意了。
“尔等此举,可不只是贪念,身为皇亲国戚与民争利,这是大罪!”
宝钗以上凌下,她的考量夏月桂无法尽知,所以此刻只是惊惶点头,真的以为犯了大错。
又教训了几句之后,宝钗方道:“罢了,你们本也是一片忠心,此事我也就不再多说了!”
“道德经言,洼则盈敝则新,若尔等反其道而行,则祸事不远矣!”
“娘娘教诲,臣妇谨记!”
夏月桂再度参拜。
半个时辰后,夏月桂走出了皇宫,此刻的她仍心有余悸。
而她印象中那位体贴和蔼的小姑子,如今只剩下了中宫正位上的威严形象。
出了东安门,薛家仆妇们将她迎上了轿中,然后便抬着夏月桂往府里去了,薛家在京城仍是有宅院。
从千里之外的金陵到京,夏月桂除了要面见皇后,还打算回娘家去看看,再跟自己那姐姐见一面。
对整个大明朝来说,薛家的事微不足道,当下最要紧的是二月初二的廷推。
时间来到次日,参与廷推的官员陆续到达崇政殿,除内阁大学士和各部院堂官,六科的都给事中也在参与行列。
众人进殿之后,便依品级排班站定,此时崇政殿正中御座是空着。
所有人安静等待着,直到时间来到辰正初刻,即预定好的议事时间,朱景洪才驾临了现场。
“臣等叩问陛下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安,众卿平身!”
行礼结束后,朱景洪坐在御案后,目光扫向下方众臣,徐徐说道:“朕初登大宝,于治国理事还未谙熟,今日廷议涉及官缺较多,尔等皆为朕之肱骨……务必秉公言事,推举贤良!”
“若所议定之人堪用,朕自当委以重任,望众卿不负朕之所期!”
一番简单的废话后,这次的廷议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