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比克刚老师,你好啊!”
宁妮大声叫道。
彝族男子抬起头,笑着迎了出来:“哟,这不是宁导吗?快请进快请进!”
“我带男朋友来美姑玩,特意来看看您。”
宁妮边和他握手边说。
曲比克刚爽朗地笑着,领着宁妮和张哲翰穿过工坊到了后院,在一张宽大的漆器茶几旁坐下。
“你拍的纪录片我看过了,感谢你为我们做宣传啊,这几天很多游客都是看了纪录片来买漆器的。”
曲比克刚沏着茶,兴奋地说。
张哲翰没搭茬,由着他俩去聊,眼睛在四面墙上搜寻着。
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漆器,碗碟、羊头、牛头、花瓶、动物,琳琅满目。
在墙角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张哲翰找到了他想找的漆器,一个彩绘面具。
这就是刚才那个美国人说的“墙上那个面具”
?
张哲翰站起身,走近墙角。
这个面具和真人的脸差不多大,一般的彝族漆器都有红黑黄三种颜色,但它却只有黑黄两色,确切地说是黑金两色。
黑漆的弧形木板上绘制着金色的面具,给人一种古朴诡秘的感觉。
金色的面具和三星堆的面具有点像,但又不太像,说不出区别在哪里。
“张导眼力真厉害,一来就看见了这个面具。”
曲比克刚和宁妮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张哲翰身后,显然宁妮介绍了她男朋友姓张。
“我在片子里看见过这个面具,没想到原物更好看。”
张哲翰找着借口。
“这是非卖品,刚才出去的那些美国人出了很高的价钱,我都没卖。可能是看了你们的片子吧,这几天来问这个面具的人特别多。”
“为什么不卖呢?”
“这是我爷爷画的,镇宅用的,不能卖。”
“您爷爷?”
“我爷爷是毕摩,他画的东西都是有法力的,方圆百里的很多毕摩的法器都是他画的。”
张哲翰终于听到了梦寐以求的“毕摩”
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