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除了吴王,还有蓝玉。”
“蓝玉的罪行,更是数不胜数。”
“就算定不了吴王的罪,只要给蓝玉定了死罪,我们也算是稳操胜券。”
朱允炆听他说完,心里顿时安定不少。
想想也是。
自己等人筹备这么久,也应该有所收获了。
今天在朝堂上,说不定自己真的有机会夺得那梦寐以求的储君之位。
他心里想着想着,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笑意。
恍惚中,仿佛已经看见自己穿上储君服饰,接受册封的画面。
思绪一转,又浮现出登基仪式上的场景,端坐龙椅,百官朝拜。
他的笑容愈发得意,嘴角甚至流出口水。
……
“万事俱备,咱们这就入朝吧。”
“昨夜顺天府增加了不少巡夜的差役,夜晚出行不太方便,还有些人尚未联系到。”
“趁今早朝还未开始,再叮嘱几句。”
黄子澄话音刚落,只见门外进来一名仆人,手里拿着一张纸。
“殿下,这是今天的《大明日报》,由吴王殿下督印出版,说是第一版,《大明日报》特意派人送来了一份。”
朱允炆略显惊讶。
朱允熥办报的事,是朱元璋亲批的,当时自己也在场,自然知晓。
没料到,正好是今天发行。
他是故意选在这一天吗?
方孝孺先接过了报纸,扫了一眼,随即放声大笑:“哈哈哈,老天助我们!”
“吴王胆敢发行这种报刊,满篇荒谬之语,这简直是自掘坟墓!”
---
朱允炆急忙接过报纸,黄子澄也探头观看。
看着看着,两人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接着,黄子澄问送报的小厮:“你知道这报纸总共印了多少份吗?”
那人回答说:“小的特意问过,这是《大明日报》首次发行,共印了一万份。”
“这么多?”
黄子澄倒抽一口冷气。
在这个时代,印制一万份,绝对是个惊人的数目。
“这张报的第一版谈的是陛下早年的经历,第二版刊登了大明律法,唯独这第三版——”
黄子澄沉思道:“写的尽是已故太子的事。”
自从已故太子去世后,陛下伤心过度,一直禁止提起。
可现在,吴王偏偏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