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既出,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三位在一旁观戏者,无不脸色骤变。
他们三人闻听朱标病逝,匆忙赶回奔丧。
心中各有盘算。
朱标健在之时,无人敢存夺储之心。
毕竟,谁能胜过朱标?
对此,诸人心知肚明。
但如今朱标已逝,众人难免心动。
只是这念头只能藏于心底。
绝不可在太祖面前流露分毫。
更别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了。
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尚可忍耐。
虽被侄儿直言性情暴虐、喜怒无常,面上有些挂不住。
但也仅止于此。
此时此刻,两人虽不悦,却不屑辩解。
而燕王朱棣却再也不能坐视不理。
你朱允熥自寻死路,为何扯上我?
说我有资格继承大统?
父亲会如何看待此事?
朱棣急忙出列,伏地叩首。
“父亲明察,儿臣绝无觊觎皇位之意。”
“允熥所言全属妄语,望父亲切勿介怀!”
朱允熥淡然一笑。
“我只是说你若为帝,当能治理天下,并未说祖父会传位于你,四叔何必着急?”
“四叔才华横溢,可惜非嫡长子。”
“上有二叔三叔,这皇位断然轮不到四叔!”
他高声说道:“正因如此,我才不顾生死,直言相告。”
“古语云: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家母乃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依礼制,大哥亡故后,我才是嫡长子。”
"二哥年长我一岁,却是庶出之子。"
"皇祖父将我定为皇太孙,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然而皇祖父担心我的才智不足,无法震慑群臣,也不能驾驭武将。"
"因此扶持吕王妃,意在立二哥为储君。"
"殊不知,这决定大谬不然。"
"二哥的能力,不足以治理国家。"
"二哥的威望,不足以使人信服。"
"二哥的才略,不足以应对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