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518章 苏良的国债契约书疯狂的开封府富(第4页)

第518章 苏良的国债契约书疯狂的开封府富(第4页)

汴京城内,议论纷纷。

大多数百姓都觉得此策乃是“利国利民利购买国债者”

之良策。并且朝廷的这种真诚态度,让很多商人都愿意出钱。

朝廷本可以通过提高税收或印制货币、度牒等更粗暴却更好用的方式筹钱,但却“诚意十足地求助于百姓”

,这让街头巷尾的夸赞声不断。

六月二十七日,晚。

苏宅,卧房内。

唐宛眉一边为苏良揉肩,一边说道:“夫君,咱家还有三万贯闲钱,购买国债如何?”

苏良一愣。

“行啊,我没意见。”

苏良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苏良也曾想到自家去购买国债,但考虑到自家的钱并不多,便没有向唐宛眉开口。

没想到唐宛眉自己提出来了。

此三万贯,乃是唐宛眉攒下来用于苏子慕日后成亲和苏沁一未来嫁人的。

当下,苏良的月俸综合下来有三千余贯,现钱有两千余贯,一年约两三万贯。

但他得到的奖赏甚多。

这些年,赵祯的赏赐加起来,都足足有二十多万贯。

不过这些钱,苏良基本都花掉了。

一部分用在了百家学院上面,一部分用在学堂书馆的建设上,另外他还帮助了扬州许多穷人家的孩子读书。

起初,是苏良在做慈善,后来唐宛眉也迷上了慈善。

仅留一小部分钱财自用,其他全都是行善花了出去。

他们夫妻,与其他士大夫官员相比,不爱买房买铺买地,不爱买歌女,不爱雇佣大量佣人,花销根本不大。

再加上待苏良致仕,还有高额的退休金,手里根本不需要存太多钱。

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才有价值。

……

七月初一,还不到午时。

三司门前便围满了百姓,全都是来购买国债。

当下的汴京城。

家财过二十万贯者至少有数千人,而家产过十万贯者,至少也有万人。

即使心不为大宋。

购买国债只为理财,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曹国舅曹佾的鼓动下,一大批商人都来到了三司,除了豪商巨贾,还有很多皇亲国戚、士族大户。

唐宛眉较为低调,准备过两日人少了,再将钱财送到三司。

午时,三司衙门一开,一众购买国债者便冲了进去。

赵祯与中书众相公知晓后,都甚是开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