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讨论出了什么玩意,”
一位身着军装的第五星系上校一手拿着会议文件,一手在胸口画了个十字,“太疯狂了,太疯狂了,穿越异种封锁,进入母巢,执行毁灭行动彻头彻底的旧纪元军事奇袭主义”
“不然呢还能怎么办”
他的同伴反问,“我们现在还有办法在正面战场上拦下那些异种吗”
第五星系上校不住摇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同伴拍拍他的肩膀。
“真正的麻烦可不是这个,”
同伴说,“调动联盟现存的跨星系武器和空间武器,可以为尖刀行动的执行者打开异种潮的缺口。但要怎么进入母巢,怎么对母巢产生真正的威胁都离不开对母巢一手信息的掌握。”
而目前,整个联盟,只有一个人掌握这些关键信息。
但那个人拒绝与任何星系对话。
是的,十七个小时了。
银翼家主始终没有接受任何一方的通讯请求。
银翼家主一贯是个危险人物。
财团们、独立组织、乃至乱七八糟的暴徒们,越是势力根深蒂固,就越对这句话有深刻的认识。谁也不知道银翼家主是怎么“死而复生”
的,更不知道他是如何奇迹般重返联盟,并且直接一举挫败了生命学派。
联盟上层的财团,军方,都清楚,明面上人类进行过两次母巢勘探行动。
实际上,真正顺利完成的母巢勘探行动只有一次。
那就是银翼家主率队进行的那一次。
只有那一次,人类的勘察队真正避开了母巢周围的护卫种群,登6母巢暗星,近距离获得母巢的各项信息,掌握了当时母巢分化出的全部异种种族数据。这些数据,为后续人类联盟调整武器性能的方向了重要支撑,对正面战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帮助。
可以说,第一次勘探行动,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军事决策的数据基础。
第二次勘探行动,虽然捕获了“初卵”
,但勘探队始终没有亲自登上过母巢暗星如今,就连捕获的“初卵”
都已经被证实是母巢借助第二勘探队之手,送进联盟内部的寄生种体。
从各个方面来说,只有银翼家主执行的那次勘探,实现了预期目标。
如果不是因为本该抵达预定位置的接轨星舰推迟了半个小时到达,银翼家主甚至在三年前就能在勘探母巢结束后全身而退。
毋庸置疑的,他是整个“尖刀行动”
最关键,也最离不开的人物。
但一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方势力能够联系上银翼家主。
经过一晚上的恐慌酵,当第五星系军区持续不断的通讯申请终于被接通之后,守在跨星系通讯器旁的军区主席简直要喜极而泣。
只是这种激动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面对人类文明存亡会议提出的希望他出任尖刀行动率领者的请求,银翼家主反应非常冷淡。第五星系军区长代替联盟紧急文明军事会议开出了种种条件,种种资源,可通讯另一头始终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