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 舌尖观影一(第3页)

舌尖观影一(第3页)

坚定的吃货相信后世人诚实的钱包,不管是这个菌子还是其他菌子,他都要亲自去尝尝。

旁白后面也有介绍,以前藏族人都不在吃松茸,这菌子也就几毛钱一斤路边卖,现在身价飙升。

这么个小东西,从第一手产地就开始分48个不同级别,本地80块的菌子,去外面能卖几百。

听上去利润是高,但有商人算了下,它保鲜也就三天,从采摘,清洗,封装、运输、关税,到最后售卖,中间的步骤缺一不可。

短短几天时间就要把它从山林里送到客人手上,保证干净没坏,这也很考验中间商的能力。

人在长安,这辈子注定吃不上松茸的大汉皇帝夹了块豆腐塞进嘴里。

就算现在云南是他的地盘了,他也力排众议就是要花快马加鞭吃上口松茸,等人到了,菌子也枯了,以后这事还成了黑点,被人嘲笑两千年。

有云南的皇帝们也清楚这点,虽然看着上面油煎松茸很心动,但为了口腹之欲坏了名声,不值得。

[“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流行在餐桌上不过三十年。

在我国传统食谱中,还有另一种,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

阳光下竹林被风吹得沙沙而动,熟悉的锄头把山地刨出一个小坑,锄尖一耙,尖尖的笋子就从泥土中带出。]

“笋!”

“这形状,是冬笋!”

松茸远在云南,后世人吃过的都不多,更别提古人们了。

但是笋子可就不一样了,称得上是国人历史悠久的传统食材,鲜美程度有口皆碑,国民人气度爆棚。

看见它,不管爱不爱吃笋的,那都至少认识它,大家欢呼出声,为老朋友笋子应援。

[新鲜的冬笋切寸段,焯水去除过多的草酸后,下重油煎得焦黄,再加上各种酱油、盐、白糖等调味料,就是江浙一带的家常菜,油焖笋。]

调味料已经丰富起来的朝代,江浙人听得连连点头,笋就是这么的好吃!

至于看竹梢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不少农人表示,虽然是很需要经验,但他们也能做到!

上面那些刨笋的话,轻刨轻取不伤根,也是他们的挖笋准则。

南方高大翠绿的竹子看的北方人津津有味。

他们北方肯定也有竹子,不同朝代气候不一样,但是大体而言,竹子少有长得和南方一样,那么粗壮高大。

麦田里的老汉啧啧称奇:“那样大的竹子,砍一截就能直接拿来做杯子了,忒方便了!”

邻居提醒道:“张老三,有草酸,会中毒的。”

老汉全不在意:“那就拿水煮煮醋酸消杀,再太阳下晒晒消毒就行了。”

邻居听笑了:“好你个张老三,谁没学啊,净和我显摆呢!”

从江浙到广西,鲜美的冬笋,大头甜笋,然后是腌制柳州酸笋的鞭笋。

说到酸笋,主播扒了一大口饭,天幕下的观众也止不住的吸溜口水,想起了那小料满满,炸蛋铺满大碗的螺蛳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