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对众人说道:“困难都是暂时的,大家再紧张一段日子,等我们消化完这一批流民,下一次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散会后,大家便按照各自的分工紧张的忙碌起来。
两个多小时后,第一批下船的五百人,以家庭为单位,在胜海舟和十几个营守卫的引领下,准备进入隔离区。
此时,海边捞海藻的几个居民看着这些来的流民,感觉就如同看到了几个月前的自己;很多人都禁不住的回想这几个月来的种种经历,不由感慨良多。
羸弱的流民们一边朝前走着,一边不住的打量着岸上那几个一头短,面色红润,穿着深蓝色棉衣的人,眼中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在船上的这两里,他们被告知将要去的那个方,有很多跟自己一样的人。
“我说,你是从哪儿来的?”
岸边,一个正在捞海藻的中年人突然对流民中一个背着孩子的男人大声问道。
背孩子的男人左右看看,才知道那人是在问自己,这才说道:“本松。”
“我是馆的!”
那中年人说完一指自己身边的两人:“他是仓内的,这个是津田的。别怕,这里的老爷对人可好了。你瞧。”
那中年人一指自己身上的衣服,继续说道:“吃的饱穿得暖,住的方也暖和。老爷以后还会给咱们分呢。”
“你是三户郡的?”
一个老人放下手中的工具,冲着那个来自本松的流民问道。“你们那里怎么样了?”
“逃出来前,村子里都死的差不多了。大路旁的水沟里都是死人。”
那流民听着熟悉的乡音,原本表情麻木的脸上有了一丝生气,眼睛也开始泛红。
老人安慰道:“别难过了,都过去了。要不是赵大人,我们都活不过去年的冬。”
队伍中有个女人突然怯怯的问道:“老爷真会给我们分田?”
女人的话引起了队伍里所有的人的注意,于是有人不等回答,便问那老人道:“老爷们要多少年贡?”
最先开始说话的中年人洋洋得意:“头五年不交年贡,第六年开始一公九民。”
“啥?!”
流民队伍里立刻就炸了锅。
这下还有不要年贡的老爷?!而且五年以后才“一公九民”
?要不是因为灾,德川家现在搞的“五公五民”
都已经算是仁政了。
“你拿我们寻开心呢吧,底下有这样的美事?”
很多流民根本不信。
中年人才懒得对这些人解释,他们以后会知道的。
“都来这边。走这边。嘿,那一家子,你们往哪走呢?赶紧过来!”
平太拿着一个电喇叭,开始招呼下船的流民进入用木桩搭建的通道。
衣衫褴褛的流民们,看到眼前两个宽度不过一米五的狭长通道,纷纷露出了迟疑的神色,放慢了脚步。
“都快点走!别磨蹭,到晚了没有饭吃!”
就这样,第一批流民的下船工作终于有条不紊的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