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此,关羽深谙其道,捕猎虎狼以为兵练,终枉顾自然。”
——“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则,仁及飞走。今关羽不德,敢忘私义,幸得吾子‘麟’提醒,悬崖勒马,故颁不得妄捕山林之令,盖之,其罪在吾!”
等等…
念到这儿,诸葛亮已经有些绷不住了。
他整个人都陷入了莫大的迷茫与不解之中。
——『云长,你,你罪己书,就…就为了这个?为了那虎狼之暴?』
诸葛亮已经彻底看不懂了…
在他看来…现如今,孙权是豺狼,曹操才是虎豹,云长啊云长,你…伱这是在写些什么?你怎生能纠结于如此小节!
——“吾子麟常劝吾,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后面的内容,诸葛亮粗略的看了一遍。
无外乎是云长提出,他的第四子关麟指出他的过错,不该捕猎山林,然后关羽深谙己过,于是下这封罪己书,告知荆州。
当然…
这一封书中写的有理有据,法正那祖父法雄的例子就在眼前。
捕猎山林,的确是会招致“虎狼之暴”
…
但这些是你大哥想看到的么?
是他诸葛亮望眼欲穿,翘以盼的么?
云长啊云长,这都什么时候,你竟…竟还在纠结于旁枝末节。
是,你那四子,他识大体、顾大局,那又如何?
难道,他还能止住荆州的颓势不成?
又或者是,你如此高捧四子“麟”
,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是…是预示到了狂澜既倒么?
诸葛亮陷入了更大的迷茫!
他看这罪己书时,马谡也凑到他的身后,关羽这一封“罪己书”
,马谡也看的真切。
与诸葛亮如出一辙,他也觉得…
——这是,什么跟什么嘛?
这等小事也值得下“罪己书?”
这等小事,也值得专程封做急件,六百里加急,报于成都?
带着巨大的疑问,马谡喃喃望向诸葛亮,“军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