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自动忽略了许多内容,直接把“头功”
算在李治身上。
李治“呵呵”
一笑道:“朕没有那么厉害,也是禁兵作战勇敢的结果。”
“他们都是陛下臣民,为陛下尽力乃是天经地义的事,若不是陛下,哪里来他们的功绩。”
武媚一番话,说的李治那叫一个开心、舒爽,再想想宫里那些妃嫔,成天就知道争宠,弄得人烦心。
李治毕竟新登基不久,面皮还没有那么厚,那还是说了一句:“其实啊,真正的功臣,不是校尉禁兵。”
“啊,那是什么人啊?”
以武媚的聪慧,也想不出来了。
李治道:“朕后来让王伏胜仔细问过,以骁卫禁兵的战力,想要取得如此结果,并不容易,关键还是‘左武卫武平堡军’的人,听说其中一个叫雷火的,有万夫不当之勇,甚是难得。”
“左武卫?武平堡!”
武媚心里默默念着这两个名字,感觉怎么那么耳熟呢。
李治并未察觉到武媚在想事,而是继续又说了点其他事……等他说完后,却没有听到武媚开口,李治看了武媚一眼,问:“媚娘,你可有心事?”
武媚闻言回过神来,赶紧道:“妾身失礼了,妾身刚刚想一件事,没有听到陛下说什么,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那你告诉朕,刚刚在想什么?”
武媚道:“陛下先前说‘左武卫武平堡军’,可是‘营州安胜关大捷’那一支军队?”
“媚娘如何得知‘安胜关大捷’?”
李治惊讶地问。
“妾身还知道,那支军队非常不一般,先帝特意两次下诏,令其回京叙功,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用意。”
武媚不说,李治差点都忘了,自己父亲最后几年里,不都是武媚在旁边伺候的吗,要说有许多事她知道是很正常的。
“有何特殊用意?”
李治问。
“具体情况,妾身也不知道,妾身当时曾经听先帝说过一句,意思是此二人大才,留给陛下用。”
李治还没来得及仔细想,武媚又道:“妾身想起来了,当日随奏章呈上的,还有一份厚厚的记录,陛下就是看了这份记录后,才说的,而且日后还看过一次。”
李治可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以他对父亲李世民的了解,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他不可能看两遍。
李治决定不揣测了,他直接坐起来道:“王伏胜,去把有关‘武平堡军’和‘安胜关大捷’的奏章以及所有文书,都给朕找出来,现在就去!”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