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再展开。
几个栏目的版面,设计的还挺醒目。
【一年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徐汇村的九栋高层】
在《焦点热谈》栏目中,这篇报导的配图引起了江山的格外注意。
位于裕德路上的徐汇村,是浦江最早的高层建筑群。
时尚大气的外立面设计,此时落在江山眼中,若说它是二十一世纪的,他也信。
“这楼是浦江的?”
江河瞪大了双眼:“我怎么看着和追捕里面差不多。”
“真气派!”
江山还真没见过这片楼。
江海表示理解:“这片楼虽然看着高级,但它位于郊区,没咱这方便。”
江山看着眼热:“一定有抽水马桶吧?”
“这还用问吗,”
江海觉得这一会的江山,倒没了之前的干练劲了:“你俩今年才回浦江,这楼去年就竣工了,没看过正常。”
江山点点头:“改一定要过去看看。”
江河也觉得应该去瞧一眼:“这房子属于哪个单位的?”
江山一秒抬头,他也很想知道。
江海想了一会:“好像是航?文化?……反正都不是一般人。”
“文化?”
江山心动了,买房子哪有分房子划算:“哥,按说你都总编了,怎么还没分到房。”
“副的,”
江海强调的一下:
“再说,我这总编纯属赶鸭子上架,蔡文升接得就是我原来的位子,他还写了三年不要房的保证书呢!”
江山:“唉!”
“别唉了,”
江海指着报纸说:“快看看,还有哪些可以进步的方,在广告刊登之前,全给它执行起来,只要有群众基础,报社的底气也能足一些。”
“成,”
江山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就这挂历看见了吧?”
江海和江河都没搭话,因为问得就是废话。
江山指了指桌上的挂历:“咱们可以在《浦江日报》上,添一个《每周一星》的栏目。”
江海:“电影演员?”
江山:“也叫电影明星。”
说完,他拉开了写字台的抽屉,拿出了一本《仁民电影》的杂志。
这一期的封面上,刊登了陈冲的一张剧照,这一年她刚满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