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角落樹蔭下,背著背簍提著籃子的蘇父蘇母有些侷促,梨花也很不安,「婉婉,我們是不是給大哥丟臉了?」
蘇婉看向大門不遠處的馬車驢車,擺手道:「大哥要覺得丟臉,我們下次就不來了。」結果,話音剛落,腦門就迎來一個腦瓜崩。
蘇志棟牽著弟弟妹妹剛走過來,就聽見這話,心下有些氣惱,這不順手給「二妹」一個腦瓜崩,「我何時覺得丟臉了?」
這一旬,他可是在書院如魚得水,以前沒弄懂拿不準的問題都私下找夫子問了個明白,課堂上夫子還總點他回答問題,又結交了幾個好友,第一次對「憑才學立身」有了感悟。
現在看到一家人來接他回家,哪裡還會覺得丟臉,若不是他下學要回廬舍收拾東西出門晚,結交的同窗已經早早回家,他還想給家人介紹呢!
蘇志棟接過張氏手裡的籃子,「娘,我提著。」
張氏後退躲過,連連道:「弄髒你衣服了,走,咱們回家。」
蘇婉揉了揉額頭,牽著杏兒安兒,腳步輕快地向巷子外走去,「爹娘,我們在城門外等你們。」
她要不開這個口,給大家一點壓力,這推搡來推搡去能磨蹭十幾分鐘。
果然,見三小的已經離開,也拗不過長子,蘇母將籃子給長子,喊道:「婉婉,走慢點。」
梨花提著小包袱已經跟上。
出南城門,蘇種林的驢車上已經坐滿了穿著各種「校服」的學生,蘇婉之所以確定是各種校服,原因是總有兩三個人的衣服是同款。
一車學生見到蘇長青、張氏紛紛打招呼,對蘇志棟更是熱情,「志棟哥,快來坐這。」
蘇婉見車上地方小,將杏兒安兒塞上去,自己隨家人一起走。
蘇志棟見狀要抱她,被蘇婉躲過,張氏抱起她,「娘抱你,走回去腳疼。」
這次,蘇婉沒拒接,反正現在她才八歲。
一路上,滿耳朵都是車上八九十歲男孩子的嘰喳聲,還有那變聲期的公鴨嗓,蘇婉揉著耳朵。
昌平府以南的地方雖也是多山,但山上多山地且川地也多,因此相較於府城北邊,各家日子相對較好。
家境好點的人家都願意供男孩子讀書,不求科舉功名,只想著識字會算數,出來在府城鋪子謀個掌柜當也是不錯的出路,因此,蘇家村供孩子讀書的人家多,里正牽頭出面,讓蘇種林在放旬假的下午和收假前一天下午接送村里上學的孩子。
車錢定死,每月五十文,各家私下補貼蘇種林憑各家心意。
蘇婉好奇,「大哥,村里沒學堂嗎?」
「以前有,但夫子考上秀才後就不幹了,再說府城私塾多,很多私塾束脩也不貴還管吃管住,想讓孩子讀書的人家就選擇府城私塾。」
蘇婉瞭然,與現代大家都想將孩子送到縣城、城市學校念書一樣,都覺得城市師資力量好!
一路說說笑笑到蘇家村也沒覺多遠,到村口驢車剛停下,孩子們就紛紛跳車感謝後歡呼著跑向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