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府城干甚,家離府城這近,住書院讀書有人做飯還不分心多好!」
「大堂哥不想去書院了,想在府城開個學堂教孩子啟蒙。」
「啪!」蘇長青將筷子拍到桌上。
蘇婉就見杏兒安兒嚇得一抖,往她身邊靠。
「當家的吃飯,你看你,嚇孩子干甚?」張氏重去取筷子。
蘇婉想到挑野菜時李秀兒說蘇志強是童生,問道:「大哥,童生很難考嗎?」
見她一臉天真好奇,蘇志棟尷尬,撓臉說道:「不難考,但秀才難考,好多人輕輕鬆鬆過了童生試卻倒在了秀才試上。」
秀才試分三場,縣試、府試、院試,第一場在縣學考,後兩場都是在府城,縣試過了就是童生,而院試過了才中秀才。
考童生不難,只要死記硬背過了縣試就是童生了,但秀才試要考三場,因此,書院一般不讓學子隨隨便便參加秀才試,免得過了縣試府試倒在了院試上,蹉跎多年學無所成只能當一個老童生。
「書院都是夫子考察,看有九成把握過秀才試才讓我們參加秀才試,就怕沒考中打擊信心。」
蘇婉瞭然,這就相當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北方雖文風沒有江南地帶盛行,但讀書人家也不少,而且為了避免異地參考鑽空子,朝廷對各地區科舉名額有嚴格限制,因此,書院更願意學子學識積累到位一次性考中,免得半瓶水晃蕩晃蕩著成了空瓶!
「那為什麼大堂哥早早參加了院試?」蘇婉問道。
蘇志棟更尷尬了,看了一眼他爹,低低道:「夫子說大堂兄心浮氣躁,心思不在讀書上。」
蘇長青直接不客氣道:「志強是沒讀書的心,他參加院試時已經十八,我估摸著夫子想讓他試一試,不行了早早回家另謀出路,只是你大堂哥那人,比你大伯還??????」
覺得當著小輩的面說自家兄長不太好,蘇長青斷了話頭,悶頭吃飯。
蘇婉搖頭,蘇志強典型的認不清自己,加之逃避心理作祟,估計夫子想勸其退學才讓參加院試,只是,蘇志強借著童生名頭以再接再厲考中秀才為名繼續留在書院,享受不承擔家業責任的學生時光。
「府城童生多嗎?蒙學多嗎?」
「多,從你大哥書院出來的,都是童生。」張氏說道。
蘇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