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笑道:“好,你来就你来。”
向言的爷爷在上学的时候,因为一时心软,请一位老者吃了两顿饭。那老者不肯白吃向爷爷的饭,便传了一套拳法和一套刀法给向爷爷。临分别时,老者又想了一想,又扔给向爷爷一本《敛息功》——传说有前辈凭此功成仙了道、举霞飞升过——只可以已经有好几百年没有人练成此功了,也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
在老者和向爷爷分别后,不出几天,那些复杂的招式就被向爷爷忘记了大半。力技巧、出招姿势和攻击部位也遗忘了十之八九。扎马步之类的功夫因为练起来太过于辛苦,又不如练招式有趣,也没练了。《敛息功》更是没学会。
几年之后,抗日战争爆,向爷爷加入游击队。凭借着早些年练就的半吊子拳法和刀法,向爷爷成为游击队中的武力担当。因为火力太弱,游击队每人配备一把大刀。如与日军相遇,尽可能与日军进行白刃战。但刺刀长而大刀短,加上日军训练有素,对白刃战也很精通,白刃战中游击队仍然不是日军对手。只有向爷爷一人能凭借一把大刀同时砍翻三五个鬼子。
新中国成立后,向爷爷根据多年的白刃战经验总结出一套“向家拳”
和一套“向家刀法”
,只可惜向言的叔叔伯伯和堂兄堂弟们都对习武不敢兴趣。只有向言因出生时几乎难产从而身体羸弱,而被向爷爷拉来强制练武以强身健体。因此向言年纪虽幼,“向家拳”
却练得颇为纯熟。
向言用“向家拳”
同康熙交手,康熙见向言身材矮小,一时大意,被向言一拳击中。康熙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开始用心跟向言交手。康熙似乎也学过一些手足之技,只是不如向言纯熟,仍然是挨打多而还击少。
只是康熙出身于皇宫,伙食好营养丰富,身体壮实力气大。而向言只能勉强吃饱,逢年过节才能尝到肉味,身材矮小羸弱。向言击中康熙三拳,康熙眉头都不皱一皱。康熙打中向言一拳,向言都要疼得龇牙咧嘴的。
打了一会,向言身上越来越疼,心想:“我跟康熙无冤无仇,不过是帮老太监做事而已,何必这么拼命?”
忙跳出圈外,叫道:“不打了,不打了。哎呀,小烨,你下手可真狠,打得我可是真的疼。”
康熙笑道:“好像你下手很轻似的。”
这时韦小宝笑道:“到我了,小烨,接招。”
说罢,大叫一声朝康熙扑去。康熙侧身闪过韦小宝,连连摆手,道:“不打了,不打了。明天再打吧。”
韦小宝颇为失望,道:“好吧!明天不见不散。”
康熙笑道:“好,明天不见不散。”
在回去的路上向言和韦小宝分手——韦小宝回屋和老太监一起吃饭,向言则去大厨房吃饭。
向言吃完饭回屋后,老太监道:“小向子,你将你和小玄子打架的过程跟我说说。”
向言心中颇不耐烦,本想随便说说敷衍老太监的,但没想到到最后还是被老太监给逼问出来。康熙和向子打架时用的招式,老太监一一举出,便如亲眼所见一般,比向子所说的还要详细十倍。他这么一提,向言便记得果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