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汉庭仙TXT > 第二十六章 儒道(第2页)

第二十六章 儒道(第2页)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到了董仲舒这里则是变成了“仁、义、礼、智、信”

,多出来的“信”

就诚实、真实、不虚伪,五常之道确实涉及极广。

文学祭酒晋昌却是不依不饶道:“那你们公羊一派又是如何看待师徒的呢?”

大儒庄青山抬眼看向了广场上或坐或立的学生,感慨一声道:

“师徒之间,只有传道授业解惑,不应夹杂类似亲情的个人感情。

();()  就如同郡国学的学生一样,文学祭酒只需尽到培养学生的职责,学生们只需以礼相待,这样才能防止结党营私的情况出现。”

此言一出,刘迁就缓缓摇了摇头,若真是如大儒庄青山所说,黄老之学恐怕要以家族为载体才能流传下去了。

《庄子·外篇·天地》曾言:“所谓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

就算拜了一位炼炁士为师,若不尊师贵道,本就视时间如生命的炼炁士怎么可能耗费大量时间言传身教?

若是只靠自己琢磨经义,就算不走弯路,也必然要历经蹉跎,这样又如何能够成道?

所谓“道不可轻传”

,若是真如大儒庄青山所言,为了防止结党营私而君子之交淡如水,或许也只有亲人乃至父子之间才有真正道统传下。

想到这里,刘迁忽的就是一怔。

修身者打熬身体,就算没有功法都能炼出气血;

炼命者修炼命灵,往往要依靠家族或是拜入门派;

养性者往往都是家族相传,前日神山盛事时,那些元神修士就是以亲疏分别。

由此可见,修炼之道越形而上桎梏越多。

如此一来,前日冯唐老先生讲法涉及元精、元炁和元神之妙,不仅包含了冯唐老先生的见解,大概率还有神山主人从昆仑中所学的“真传”

对于鬼神、元神修士以及刘迁父子而言,冯唐老先生的开坛讲法之举真可谓是大善!

刘迁甚至都有些庆幸,以他元神之相“虚仙”

的天性本质,绝对不会有世俗之心,自然也不会想着帮他谋得机缘。

若非他前晚有着“大梦初醒,元神成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的坚持,恐怕就要错失“真传”

了!

“儒家、道家本就性质不同,晋师和大儒庄青山争辩不过是白费口舌罢了!”

想到这里,刘迁忽然没有继续听下去的心思,看了正在争辩的文学祭酒晋昌和大儒庄青山一眼后,就一步迈出向着讲坛处走了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