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子认了干娘,麻面婆婆便放下身份,神情不再冷若冰霜,拒人千里;变得慈眉善目,一团和气。她喊来蕙春将礼物收了,教彦玉带着三保在院外玩耍,又命如春将玉娘子领到凉亭赏花品茗,自己换身衣衫即来叙话。众人应喏,各自散去。
单说如春,陪着玉娘子出了院门,沿着院墙边的小路向东行去。小路弯曲,铺着石板,拼接严密,缝隙勾着石灰浆,十分牢固。道路两旁被不知名的绿草全面覆盖,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地毯,一簇簇马兰花在野草中得意地绽放,引来无数菜碟蹁跹起舞,煞是好看。
放眼望去,绿的尽头孤零零地立着一个圆形亭子,圆木为柱,茅草盖顶,不远处还有三椽草屋,飘着袅袅青烟。玉娘子走进凉亭,游目四顾,见凉亭修建在一块天然巨石上,凿有无数深洞,大小各异,大的立柱,小的插桩,做成围栏;横梁方木上墨书“陶然亭”
三个大字,十分醒目。中间放一张柴桌,四把柴椅,皆重逾百斤,虽说粗夯,但做工精细,朴实无华,使亭子更显得沉稳结实,坚不可摧,可谓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南面一丈开外即是悬崖绝壁,遥看前方,正是红柳营村寨。但见:
艳阳高照,
和风送暖。
一带溪流,
凉泉汩汩。
满树蝉声,
借熏风以入耳;
半窗水影,
摇翠竹而清心。
鸡声犬吠,
村里人家鼎沸炊烟;
茅屋草舍,
画图里面别样风光。
世外高人清修地,
天上神仙聚会处!
“晚春,怎的还不上茶?”
眼前景致,令玉娘子思绪飞驰,浮想联翩,正自我陶醉中,忽听身后传来一个呼喝声,冷不丁吓了一跳,即忙回身,却是麻面婆婆。只见她:
身着紫袍,
内村白衫;
腰系丝绦,
足蹬缎鞋。
丝犹如蟠龙,
油亮光滑。
头戴一顶褐巾,
点缀金丝花绣,
正中镶嵌着鹅蛋大小一颗明珠,
富贵迫人。
童颜玉面,
那有半点瑕疵;
银牙齐整,
不显一毫老态。
更兼行走如飞,落地无声,比昨日判若两人。直惊的玉娘子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那婆婆见她十分窘迫,万般尴尬,打个圆场道:“娘今日高兴,刻意拾掇一下,难道说女儿心不喜欢?”
“这……不是那样的话。”
玉娘子猛地从懵沌中清醒过来,迅恢复常态,面现惊喜之色,由衷感叹道:“纵打死女儿都不会相信,娘与昨日的婆婆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