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古岭村全景 > 第七十六章 杜长者智穷燃信香(第2页)

第七十六章 杜长者智穷燃信香(第2页)

三保道:“我答应过黄云师伯,再不与外人说的。”

玉娘子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示意三保起来,用汗巾擦去她眼角泪水,缓缓扬起手臂,无比心疼地轻抚着他的脑袋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美德也!你做的很对,不亏为我的好儿子、乖宝宝。不过,你现在告诉娘亲亦不算失信。因为,娘不是外人,再也不会说出去了。”

三保道:“好,好,我就全部说与你听。”

接着便将自己如何现并放走白蛇的经历一五一十地抖落出来。玉娘子十分安静地用心聆听,时不时出几声叹息,听完后又教三保将最后对白蛇说的话复述了两遍,回味片刻,凄然说道:“冤家呀,你可坑苦了娘亲!”

三保一脸茫然道:“我私自放走白蛇,连黄云师伯也没有怪罪,却与娘亲有甚的干系?”

玉娘子道:“人有善念,天必从之。放生白蛇,娘不怪你。如果娘亲遇上,也会毫不犹豫地放走它。只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你的名字告诉它。试想,大凡精怪之类,毕竟心智有限,能记住的只是一时一瞬间的事,它假若还记不清楚你的人,就会记住你的名。它此番被你师伯制住,失了道行,必然心声怨念,恢复道行后肯定会前来寻仇,你就是它一丝记忆中选之人。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了你黄云师伯的良苦用心。他将藤篮交你保管,就是恐防日后白蛇前来寻仇。因藤篮曾禁锢过它,自然心存畏惧,看见就会远远避开,你带在身边亦可避祸。可俗话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依仗小小藤篮防身,终非长久之计。想那白蛇毕竟是兽类,可谓是人面兽心,最难防备。倘若你日后有个三长两短,我有何面目在地下去见你父,这还不是坑娘吗?”

说到这里,玉娘子忧心如焚,悲痛欲绝,叫声“冤家呀——”

又昏死过去。唬的三保高声呼唤,只是不醒,遂嚎啕大哭。惊动丫鬟及近邻人等,闹闹嚷嚷,忙活半晌,终是无果。有人报知杜府,杜长者闻讯带着杜福等人匆匆赶来,掐人中,针百会,强灌醒神丹,高诵招魂咒,折腾到后半夜,方才悠悠醒转。

杜长者见她面如金纸,脉搏微弱,出得气多,进得气少,十分凶险,忙教丫鬟将熬好的老山参汤徐徐喂服。待一碗汤喂完,玉娘子面色稍见好转,呼吸逐渐平稳,身子也能动了。她摆手令众人出去,只留下两个贴身丫鬟,帮她清理身下秽物,换好新的铺垫,净了手脸,却才命丫鬟请杜长者及几位体己人进来,说要交待后事。杜长者听了,心如刀割,腿若注铅,领着哭哭啼啼的三保、杜喜儿一步一捱地走到病榻前,见玉娘子神智清醒,却才将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一半。见有人掇把凳子过来,遂坐下问道:“女儿,你现在感觉如何?”

玉娘子异常平静地答道:“多谢爹爹疼爱,感觉好多了。”

杜长者安慰道:“那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好好静养。为父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周全你的性命。”

玉娘子苦笑道:“爹爹别说傻话了。我的病症自己清楚得很,已入膏肓,根本无药可治,就不要再折腾了。女儿临走之前,有几句昧心话儿当对您讲明,否则死不瞑目。”

杜长者强忍住泪水道:“你说。”

玉娘子道:“当年亡夫弃时世,曾留下一盘线香。再三叮嘱,若到万分危急时刻方可点燃,届时就会召来蓟半仙,自会化解危难。前时您老病势危重,本该将其点燃求助,因念及此乃亡夫之物,迟迟下不了决心,至今还在身边。一旦想起,总觉愧对老爷恩情,此也就成了女儿的一块心病,时常耿耿于怀。值得庆幸的是,爹爹吉人天相,得到奇人异士相助,天才地宝加持,保全了千金之躯,女儿才稍觉宽慰。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望爹爹看在将死之人份上,宽宥女儿自私之心。”

杜长者听了,抹着泪眼道:“女儿说哪里话?要是我这条老命能换回你的性命,老夫情愿代你去死,眉头也不皱一下。怨只怨老夫为了苟延残喘,累女儿成此模样。每每思及,自是愧悔得要死。在我心中,你虽非亲生,更胜似亲生。你只有十二分的好,无有一毫的错,再休提什么宽宥不宽宥的话。我且问你,贤婿留下的信香,却何妙用?”

玉娘子道:“想当年,前夫与蓟子训脾性相投,结为异姓兄弟,留下两盘信香,倘若遇到性命攸关之事,点燃信香,即便他在万里之外,也会赶来相助。又再三叮嘱,不是十分凶险,莫可轻用,否则白白折损他的修为。前日逃亡途中,用去一支。还剩一支,本想留与三保应急,平素珍惜如命,故而保存至今。”

杜长者道:“那还等什么?赶紧拿出来,我与三保亲自去点。”

玉娘子十分费力地点点头,叫过贴身丫鬟,在她耳边小声吩咐几句。那丫鬟便脱鞋上炕,从玉娘子头枕的被褥下面摸摸索索找到钥匙,打开炕柜上架的一只箱笼。探手入内,将衣物拨拉几下,从右后角箱底摸出一个油布包,将探询的目光投向玉娘子。见玉娘子微微点头,方才跳下炕头,将油布包交给杜长者。

杜长者打开油布包,见里面果然有一盘线香,茶杯般大小,制作精良,异香扑鼻。复又包好,嘱咐玉娘子道:“女儿安心静养,我与三保就去点香。等那蓟子训到来,我女儿肯定有救。”

说完便领上三保、杜喜儿、杜福等一干亲随,来到十字路口,摆个香案,将信香用支架挂起。信香散开,犹如一座锥形尖塔,颤颤巍巍,在微风中上下跳动。杜长者打着火石点燃,命三保、杜喜儿跪在香案前,虔诚祝告。众人皆立在他俩身后,目不转睛地盯着信香。

信香刚刚燃完一圈,就见从东边官道上飘来一团黑影,眨眼间到了香案前。时已大后半夜,秋高气爽,朗月当空,给大地洒下一层银光,眼前的一草一木皆清晰可辨。众人仗着人多势众,亦不甚惊惧。凝目细看,却是一只黑色狐狸。那狐狸皮毛亮,双眼泛着荧荧绿光,也不惧人,在香案前蹲身而立,犹如家犬,摇摆粗大尾巴,十分惬意地嗅闻信香气息。人兽对峙片刻,杜长者双手抱拳,徐徐言道:“狐仙深夜大驾光临,敢问与蓟仙人可有渊源?”

黑狐仰“嘤嘤”

回应,似乎懂得人言。杜长者见状大喜,复又问道:“你莫非是蓟仙人的信使不成?”

黑狐喉咙出“咕咕”

声响,将头点了几点。杜长者又问:“蓟仙人现在何处?”

黑狐“呜呜”

叫了几声,摇头摆尾,状似不知。杜长者奇道:“你既是蓟仙人的信使,怎的不知他的下落?”

黑狐听了径自走到香案前,伸长脖颈,凑近香火,鼻孔抽动几下,又退回原地,依旧犬蹲,只将绿莹莹的眼光投向众人。杜长者心中揣摩道:“呀,原来它也是被此香引来的,不知与蓟仙人是什么关系?不过,这黑狐懂得人言,多少有些道行,它能被信香引来,蓟子训应当也有知觉。看来,今晚这盘信香还是有些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