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摘的那些山楂没有弄,怕坏就都切成片晒干以后可以泡水喝。
现在家没有山楂了,要弄山楂条还得去山上摘,不过不能摘太多,家里没那么多糖弄。
秉承着赚钱要趁早的观点,江小鱼一早就拉着林一轩去镇上的集市买东西。
现在家里的柴多了,林一轩顺便也挑了一担去卖,顺便增加一点收入。干的柴四文钱一担,一担差不多一百斤,这一路挑着过去,需要很多的力气。
换江小鱼肯定是不行的,一担柴挑起来尚可,可是挑上它走上个一个时辰的路肯定不行。
等到两人到镇上已经是辰时末(九点钟),集市上人来人往,买卖声络绎不绝。
“卖豆腐啰,卖豆腐啰,一文钱一斤,一文钱一斤……”
“卖包子嘞,卖包子嘞,好吃的包子……”
“刚摘的菜,要不要来一点?”
……
找了个空的地方,江小鱼就让林一轩把柴放了下来,把柴放好,两人开始卖柴。
柴放在那,过了好久都没有人来问。别人比自己来的晚,柴都卖出去了。
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想到现代的销售手段,人家就站在店门口叫卖,而且往往叫卖的都很多人去看。思即,江小鱼仿佛打开了销售的大门。
“来来来,看一看嘞,晒干的柴,一担只要四文钱,卖完回家,卖完回家……”
脸皮果然靠磨出来的,越磨越厚,一开始喊的时候还不好意思,声音小,再反观一下其他商贩的叫喊声,声音也就喊出来了。
只有我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走一走,看一看,干柴火,四文钱一担,卖完回家……”
“小娘子,这柴可晒干了?”
来的是一个大娘,手上挎着一个用布盖着的篮子,身上穿的都是棉料做的衣服,家里条件应该比较好。
“保证都晒干了,生火绝对好使。”
“可我买了,那不回去啊?”
看这柴火也是不错的,可是自己一个人拿不回去,大娘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