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真正打动诸葛亮的,并非杨仪在朝堂上的诸多雷霆手段,而是他在诸葛亮“假死”
之后,仍能秉持先帝遗旨,提出北伐之事。
虽然在朝堂上遭到以蒋琬为首的部分官员的反对,但杨仪毕竟将北伐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当今的朝堂中,若说谁人的抱负与诸葛亮最为相似,那非杨仪莫属。
“丞相,末将明白了。”
马谡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失落与无奈。
“是末将对杨仪稍有偏见,不过我也是为了丞相考虑。”
诸葛亮微微点头,眉宇间闪过几分欣慰。
“幼常,你有这份心便已足够。切记,小心谨慎,若有可能,我想要知道杨仪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诸葛亮已然对杨仪产生了莫大兴趣,甚至有些期待,这位年轻的能臣究竟会在蜀汉的朝堂上掀起怎样的波澜。
“末将遵命!”
马谡躬身领命,心中虽仍有不安,但已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
蜀都,杨仪府邸。
夜幕降临,府邸内灯火通明。
此时,杨仪正端坐在书房内,手中翻阅着军机处递来的厚重卷宗。
烛光摇曳,映照在他冷峻的面庞上,显得格外深沉。
针对蜀都官员的调查仍在进行,但速度已悄然放缓。
杨仪早已暗中下令,命军机处在搜刮情报时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却并不急于收网。
他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而是要让那些幸免于难的官员整日活在惶惶不安之中,仿佛头顶悬着一把随时会落下的利剑。
“大人。”
亲信陆槿轻叩房门,缓步走进书房,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