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该如何作答呢?
从表面上看,这种考验是个机遇,因为它意味着进入了领导的视野,但也有风险,一旦回答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稳妥的方式是以法律为准绳进行惩罚。
这种回答既符合中庸之道,又不会偏颇,绝不会有副作用,但同时也会显得缺乏个人能力。
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回避问题,再将问题抛回给对方?
不行,朱棣既然问起,或许存有施恩、为他伸张正义的想法,如果选择回避,不仅朱棣会觉得他胆怯,旁人也可能认为他畏惧柯靖。
那就赌一赌吧。
历史上记载朱棣崇尚军事武力,并常以此自豪,何不在这个时机再次展示一番?若朱棣认可了他的能力,在未来的靖难之役中,他定能肩负重任。
想到此处。
李武挑挑眉看向柯靖:“柯大人因疏忽职守,按规矩自然应受军纪处分,然而柯大人因疏忽导致属下挨冻一夜,若仅按军规处置,属下总觉得不解恨,心中愤懑难消。”
说到这里,李武停顿了一下。
众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李武接下来的回应,听完这话,大家都吃了一惊,显然李武打算加重惩罚。
谭渊皱眉,连连向李武使眼色,李武的父亲曾救过他的性命,李武也是他颇为赏识的年轻人,他实在不愿看到李武犯这样的错误。
一旦李武真的这么做,只会让人觉得他心胸狭窄,影响日后的发展。
朱棣注视着李武平静如水的眼神,微微一笑说道:“那你认为,该如何惩处?”
李武拱手,高声说出了一句更令众人震惊的话。
“若由属下决定,属下愿意与柯大人切磋一番,若属下获胜,柯大人莫怪属下手狠,便算属下出了这口怨气;若柯大人胜了,属下甘拜下风,毫无异议。”
谭渊原本急得快要冲出来阻止李武,但随着李武的话语,嘴角扬起一个弧度,又恢复了冷静。
此计甚妙。
朱棣目光一凝,他万万没想到李武竟会如此表态,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深意,不禁暗自感叹,果然是个心思细腻的年轻人。
柯靖同样出乎意料,盯着李武愣了一下。
在他看来,李武绝非善类,哪怕真有几分善意,他也无意领受。
显而易见,李武意在借机攀升。
柯靖心中嗤笑连连,身经百战的他岂是易与之辈?想要以此登顶,怕是要吃苦头。
“李总旗,若真要较量,我定全力以赴,莫怪我不留情面,若伤及自身,也是你自找。”
柯靖直言相告。
柯靖言语间既坦率又强硬,分明是在警告李武及旁人,他知晓分寸,但动手时绝不手软。
“悉听尊便。”
李武回应得干脆利落。
随后,他转向朱棣,静候裁决。
朱棣哈哈一笑,饶有兴趣地注视着李武,点头应允:“就按你说的来,咱们一起出去看看热闹。”
顿时,百户千户们也被调动起兴致。
皆为习武之人,此事自然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众人随朱棣往外行去,途中议论纷纷。
“你觉得谁能胜出?”
“当然是柯靖,这家伙功夫相当扎实。”
“我也觉得柯靖,历经沙场洗礼,难道还敌不过一个毛头小子?”
……
话题转至谭渊身上,他瞥了眼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