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被远夫郎带过来时还怯生生的,生怕哪里做的不好惹了他们不满,干起活也非常认真,很难不让赵岁岁联想到小时候的自己。
带的次数多了,戚大伯也知道了他们在山上烧炭的事情。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就像是他家的那条竹笕,虽说位置并不明显但要是有人多往山上跑上几次也肯定会现,只不过戚大伯光顾着操心戚渔的事情,这几个月都没往山上去过罢了。
“大哥,你说小五烧这么多炭做什么啊?”
戚二有些疑惑地问道。
戚大正在搅和着石灰,闻言朝着戚五的背影看了一眼,非常老实地回答他:“不知道,可能留着冬天取暖用吧。”
戚二:“……”
。
戚二手上动作不停,稳稳砌上一块青砖,用力敲打将青砖固定,随后才转过头来看向戚大:“哥,要不我们也烧上一点?”
戚大看他:“你烧来有什么用吗?”
戚二:“……”
。
戚二叹了声气。
确实是没什么用的。
村里人大多没这个折腾的闲工夫,基本都使用柴火取暖,烧炭这活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戚长夜能成功是因为身边有着赵岁岁帮忙,就算这样他的第一窑炭也烧毁了大半,熄火以后扒了半天才勉勉强强挑出几块能用的来。
不过要是有心折腾村里人肯定也是能研究出来的,可还是那句话——这玩意儿烧来干什么啊?自己家是舍不得用的,送到镇上卖吧说实话也卖不出多少银子,除非那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比往日都冷,到时候炭价肯定飞涨能赚上一笔卖炭的银钱,否则还不如他们直接把柴火搬到镇里去卖呢。
戚二皱眉思索了半天,想了又想终于下定了决心:“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大不了就多上山几次多砍些柴火,哥,我也想烧。”
戚大想想,倒也确实,毕竟原料都是从山里出的,成与不成对他们来说也没多大损失,无非就是出了些力气罢了,折腾一通倒也无妨。
于是戚大点了点头:“那等今日下工以后咱和爹爹说说这事儿。”
戚二朝他哥笑了起来。
村里有着这样念头的人不在少数,自从戚五莫名其妙得了银子起了房子,便有不少人的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尤其是他竟要决定打一口井!很多村人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觉得他家里没个大人管着,有点银子就飘了就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甚至有人找到了戚老太那边,想让戚老太太好好“劝劝”
戚长夜,被老太太一张嘴给骂了回去。
老太太在村里活了一辈子,对她们的心思心知肚明,来的几个都是恨人有笑人无见不得别人好的玩意儿,哪儿是真的想关心啊?分明就是想在中间借着银子挑事端呢!
戚奶奶狠狠地将他们给骂了一顿,骂的几个人一连数日都不敢再路过戚家的大门,老太太年龄大了脑子却不糊涂,十几年前就分了家了,她自己都不好去说山脚的事情呢,哪儿还能插手管着人家的银子怎么花啊?
再说了,她家小五向来是个懂事又有成算的,打小她就觉得戚五是这些孩子里最聪明的那个,自他上次从杨东村回来更是长大稳重了不少,做事儿也比以前更妥当了,老太太开心都来不及呢。
有些人听说了戚长夜定期烧炭的事情,与戚二一样有了类似的念头,于是后面的几日上山砍柴的汉子便增加了不少,只不过倒没有几个在山上挖洞填烧的——毕竟戚长夜占据了地理优势,从他家上山总共也没有几步路要走,可比进村要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