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寻光到底更有底气,直接开口:“您要是欣赏,以后还可以合作嘛。”
投资商便笑笑,“会有机会的。”
看在余寻光的面子,话也不能说太死。
余寻光握了握手里的酒杯,终于说:“潘导呢,对诸位投资商一直都很尊重,他今天在来之前还特意托我问问大家,不知道就按照现在的进度把片子拍完,可不可以。”
有人忍不住,直接问:“真不能做大场面吗?”
余寻光便也认真回答:“文戏,话剧表演形式,特效大场面,我个人觉得这种搭配是和看到老外做西红柿味的臭豆腐一个道理。”
这个比喻太生动了,直接把那位投资人难受得龇牙咧嘴。
这时候,坐在余寻光身边的那个投资商终于动了。他举起酒杯和余寻光主动碰杯,“余老师,您是实在人。”
余寻光向他致意,然后把这一小杯酒一口干了。
“我知道,大家今天能抽时间过来,都是给我面子,我也一直很感激大家的支持。”
又有另外的人起身,举杯,“我听说像余老师这样的艺术家都是有艺术追求的。这回,算我们不懂事。”
他抬了抬手,“我喝惯了,我干了,您随意。”
余寻光感念他,还是倒了一浅杯回敬。
第三个人站了起来,“《盛阳之下》要是明年能开第二部,或者还有什么别的大项目,您千万记得咱们。”
余寻光不说话,用同样的方式去回。
酒喝了一轮,事情便也这么解决了。接下来大家吃吃喝喝,像没事儿人一样围成一团吃饭,再也不提《少年之死》的二期投资。
宴席到9点左右酒散了。
余寻光这回没送人,而是被投资商们好好地第一个送上车。
潘泽永、武晨远、陈泰英当然是一起离开。
来接他们的是剧组里的人。余寻光一上车后就咳了一声,陈泰英的记忆雷达亮起,立马给他递了瓶水。
潘泽永扒着后座问:“小余,你还好?”
余寻光抬头冲他笑:“鄙人酒量上佳,尚能坚持。”
潘泽永眨着眼睛望着,只有感动。
余寻光不愿意他惆怅,安慰说:“师兄,今天的事你别心上,那群投资人本来就是冲我来的,我去解决也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