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持续了约两个时辰,北玄守军伤亡渐增,阵的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千里镜中,宁烈看到董承的大纛终于开始移动,显然是准备亲自上阵指挥了。
“时机到了。”
宁烈果断下令,“传令水坝守卫,立刻放水。”
命令迅速传达到谷内小河上游的水坝。
守卫立刻打开闸门,大量积蓄的河水如脱缰的野马,沿着河道奔涌而下,直冲谷底。
“退,快退。”
南梁的军官察觉到危险,歇斯底里的呼喊着。
但已经太晚了。浪涛滚滚的河水瞬间淹没了谷底,无数南梁士兵被卷入水中,哀嚎声震天。
董承正好率领主力部队进入谷内,猝不及防之下,也被洪水冲的人仰马翻。
“好机会。”
宁烈眼中精光一闪,立即下令,“全军出击。趁敌立足未稳,一举歼灭南梁主力。”
北玄守军如猛虎出笼,沿着未被洪水淹没的两侧山坡,向谷底的南梁军队发起猛攻。
董承虽然身经百战,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和北玄军队的夹击,一时间也手忙脚乱。
“撤退。全军撤退。”
董承果断下令。
南梁军队开始溃退,但山谷已被洪水阻断,撤退之路困难重重。
宁烈站在高处,举起千里镜寻找董承的踪迹。
很快,他发现董承正率领亲兵,沿着山坡艰难撤退。
“别让董承逃了。”
宁烈立刻下令,“林旭,带你的弓箭手,截击董承。”
林旭领命而去,率领一队弓箭手沿着山路急速前进,试图截断董承的退路。
董承见北玄军队来势汹汹,知道大势已去,只能率领残部且战且退。
当林旭的弓箭手赶到时,董承的亲兵已经为他开辟出一条血路。
林旭指挥弓箭手发射了数轮箭雨,但董承身披重甲,箭矢难以伤他。
“该死,让他跑了。”
林旭懊恼的回报宁烈。
宁烈摇摇头:“无妨,此战我们已经大获全胜。董承虽逃,但南梁主力已溃,短时间内难以再犯。”
战斗持续到傍晚才结束。
南梁军队死伤过半,剩余的也都狼狈逃窜。
北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将敌军赶出数十里外。
当宁烈率军返回昆仑关时,整个山谷已经变成了一片狼藉。
尸体、断肢和破碎的兵器遍布谷底,河水已经退去,但的面泥泞不堪,血迹斑斑。
“清理战场,安葬我军阵亡将士,统计战果。”
宁烈疲惫的下令。
经过统计,这场战役中,南梁军队死伤接近四万人,被俘五千余人;北玄军队阵亡三千余人,伤七千余人。
“大捷。这是一场大捷。”
北玄将士们欢呼雀跃。
宁烈召集众将,表彰有功之臣:“此战各部表现出色,尤其是林旭带领的弓箭手,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