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國忠的藥拿得相對順利些,因為有縣醫院開的疹斷證明,他們順利拿到了鏈毒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三聯藥,但也只拿到了15天的藥量。
這種藥也是屬於緊缺的藥品,市裡的同類患者很多,每個患者需服藥6-9個月方有明顯的效果,每個患者對此藥的消耗量較大。
拿了藥,離回程的末班車還有二個小時時間。
莊藍想去報社轉一轉,碰碰運氣,看有沒有掙錢的機會,而顧青山去找農業局的戰友,於是兩人分開行事,約定到時候車站碰面。
莊藍年看著眼前的城市,幾乎沒有樓房,大街上隨處可見標語和宣傳畫。沿街的牆上還寫著各種宣傳革命的標語,大街上到處是騎著自行車的人,偶爾有幾輛吉普車駛過,路上的行人也沒有誰穿得花枝招展,全是黑白藍灰這幾種顏色的衣服。
莊藍一路從汽車站問到了出版社的位置,還好離得不算太遠,這是一幢兩層的小樓,典型的蘇式建築,門口的牌子上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幾個大字」。
一樓大門前有幾級台階,大門開敞著隱隱可見幾名工作人員在裡面走動的身影。
莊藍拾級而上,進入門廳里,門廳是一個小型的獨立的房間,牆上的架子上擺著各種書籍及畫冊,還有些榮譽及獎項,以及領導人參觀時留影畫面。
「同志,請問有什麼事?」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兒上下打量著叫住了她。
莊藍穿的是白襯衣和藍色長裙,腳上是小皮鞋,雖說有些舊和過時,但通體氣度高雅,人也長得漂亮,那年輕人也沒敢小看了她。
莊藍禮貌的道:「同志,我想問一問出版社的投稿渠道,還有你們收什麼樣的稿子,稿費是怎麼算的?」
聽到莊藍這麼說,那小姑娘放鬆下來,眼前這女子也就二十三四的樣子,但氣場很大,剛剛讓她恍惚的以為是哪裡來的領導視察工作的錯覺。
年輕人遞給她一張紙:「這上面的稿件我們都收,這是投稿的地址,沒有稿酬只有津貼,上面也寫得很清楚,你自己看吧。」
「謝謝你,同志。」
莊藍笑著接過來仔細看著,人文類,農業生產類的,散文詩歌類的,故事類的,種類很多,小說類的,津貼有幾個等級,有3-6元千字,根據文章的內容質量進行評定。
這個津貼就是稿酬換了個說法,這個人人自危的年代,投稿的人越來越少,不敢寫,怕言多必失,萬一哪個字沒寫對,都有可能被扣個大帽子,可正是這種情況下,出版社可用的稿件也越來越少,只能變相的把稿酬弄成津貼,變相的鼓勵投稿。
莊藍看到這津貼,還行,在這個36元萬歲的年代,城裡工人工資才一月36元,大米1毛5一斤,白糖八毛一斤,豬肉六毛一斤,一萬字的稿子可以拿到3o-8o元,這時候的農村人一年收入還不到5o塊錢。
莊藍拿出紙筆記錄了下內容。
時間還早,她參觀了牆體上的內容,停在了國際時事的期刊亭前。
年輕姑娘也注意到她了,最開始以為她看看就會走,結果她一站就是十幾分鐘,還看入了神。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