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文書,權知府自認不會蓋章。
按道理,必然要打回到并州去,質問并州當地知縣,為何會用這樣的案卷,把人抓起來,還送到開封衙門。
糟糕就糟糕在,權知府蓋章確認收監了,他一旦收監,并州那邊就有可能否認,說自己當初交的不是這份案卷,也可以說自己當初送來的不是這個犯人。
如此一來,鍋就甩到權知府頭上。
權知府若不能查明白這一點,那這鍋他不背也得背。
按理說,這樣簽收的流程沒道理,他查不出問題來。
為何還需要旁人指點才會來懷疑王駿?
因為事情過去的有些久,權知府壓根記不起自己到底有沒有蓋章過。
權知府心裡擔憂,會不會自己稀里糊塗蓋了這個印。
他就算想把這事兒推脫出去,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背鍋人。
而這個王駿只是管理文書的,接觸不到官印,權知府甚至懷疑過寇推官,懷疑過給自己打下手的主簿,都沒有懷疑過王駿。
因為他實在是太不起眼,權力也實在小的可憐,能做的事情簡直微乎其微。
偏偏這樣的小人物,可能是那個蓋下官印,收監陳姑的人。
王駿聽到寇推官的來意,溫和的笑了下。「寇推官也不必與我繞彎子,我知道你們為何而來。沒錯,陳姑案的印是我偷偷蓋上的,我被人要挾,不得不做下此事。這件事情如鯁在喉,我早知有一日會被人揭發出來。所以也預料到,會有什麼下場。」
寇推官還以為他會否認,做好了多番試探的準備。
沒想到他如此坦白,驚訝好一會兒才問:「你是如何能接觸到知府官印的?」
這東西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碰的。
王駿看著他,卻譏諷的笑了笑。
「寇推官,你們這些大官人,總是自以為是,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卻似乎忘了底下真正辦事當差的,是我們這些小人物。你們的命令能不能抵達,誰來做,從不是你們能決定的。」
寇推官對上他的眼,忽然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說的話,讓寇推官意識到,自己的確這樣認為的。
第九十章微不可查小人物,自以為是大官人
權知府的官印蓋章的時候,自然是需要權知府親自來的。
但權知府事務繁忙,並不能時時刻刻守在衙門,等著給別人蓋章。
更多時候,這些事是手下的書吏主簿去辦。
在權知府的認知里,他的官威足以震懾手下,下面的人不敢糊弄他。
直到陳姑的事出來,權知府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主簿們忙的時候,一些繁瑣的事,會理所當然的丟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