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对于闻时颂来说,这一题的答案还挺简单的,岑老夫人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也很简单,他提示说:“你老师大概是想培养你对一个人做事动机的思考。”
闻时颂怕自己讲的过于枯燥,还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咱俩小时候,麻林国进献了一只会说话的灰色大鹦鹉,你还记得吗?父皇把它赏给了皇兄,你很喜欢,我也很喜欢,按照以往的经验,皇兄肯定会把这灰鹦鹉送给你或者我,但他是没有,你觉得是为什么?”
沈里一愣,他自然对这段过去是没有记忆的,但那完全不影响对他这段的理解。
甚至仿佛都能感受到小朋友愿望没被满足那一刻的委屈。
但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因为灰鹦鹉没有办法一分为二,皇兄既不想让我伤心,也不想让你伤心。”
给谁都不对,索性不如不给。
闻时颂点点头,又摇摇头:“是也不是。如果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以皇兄喜欢成全所有人的性格,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再得到一只一模一样的,实现让你我二人一人一只的愿望。”
别说孝贤太子做不到,他总能达成所愿。
这是一个拥有觉醒血脉的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闻时颂在沈里的深思中提醒:“在灰鹦鹉事件之前有个前提,也许你已经忘记了,就在那前不久,我们刚刚因为纸鸢的问题大吵了一架。”
就是沈里挂在他家里的纸鸢。
沈里顺着闻时颂的提醒渐渐有了思路:“如果不把灰鹦鹉给我们,我们想要看它学舌,就只能去皇兄的宫殿?他在给我们创作和好的机会?”
闻时颂点了点头。
虽然他也是在用这件事举例时,才终于意识到了皇兄当年的良苦有心。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很好的办法。
可惜,当年的他们都没能意识到。
沈小里倒是每天颠颠的跑去东宫看灰鹦鹉,而闻时颂却是个天生犟种,宁可一眼不看,也不想再去东宫“碍眼”
。
至少他当时是这么觉得的。
皇兄对此到底会如何想,如今的他们谁也不得而知,闻时颂也只是对沈里说:“你老师布置的作业目的差不多也是一样的,想让你对一个人的行为多几层思考。”
沈里也终于有了思路,开始在纸上开动想象。
第一种可能性,大概就是和太子妃保持距离了,虽然沈里至今对“太子妃”
这个称呼有点尴尬,可他必须也得承认,这对于古人来说是个挺有分量的位置。
而小颜夫子的颜值又实在能打,是个过于能当祸水的大美人。
如果不想给好事者提供可以挥的空间,主要原因也包括了太子这个神经病的行为太不可预测,他俩最好保持距离。
第二种可能则是为了欲扬先抑,给自己老师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先做一个过于严肃古板的铺垫,先降低沈里的预期,才能让他在随后的课堂上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