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称“平凡之众”
,反世家,反血脉,反一切祖先庇佑论。
说真的,有这种组织一点也不奇怪,就大启这些世家不把普通人当人的操作,早晚会引民怨。
大启开国这么多年,血脉觉醒者和普通人之间的矛盾早已经快要到达不可调和的高-潮点了。
平凡之众就是那个即将点燃战争的导火索。
因为他们的教义就是以群体性自杀性袭击的方式来杀害血脉觉醒者。虽然自杀袭击本身是很不理智的,但至少他们一开始还算有一些行为逻辑,针对的都是那些为富不仁,因为自己血脉觉醒了,就不把普通人当人的纨绔子弟。
这种极端行为就像一辆高行使的火车,一直在顺坡而下,理论上只会越来越快,除非车毁人亡,否则绝无刹闸的可能。
但大启就是这么神奇,在关键时刻,总有人能站出来力挽狂澜。
几十年前,是沈老爷子置身去北疆从军稳定了外忧;而平凡之众如火如荼时,是孝贤太子浇熄了内患。
谁也不知道孝贤太子是如何做到的,又是从何时开始布局,大家只知道他凭借一己之力,生生把已经走向岔路的火车又掰回了正轨,让本来已经像是快要烧开的热水壶的矛盾,被尽可能的又压了下去。
民间虽有骚乱,却也是一时的,至少没有爆战争,没有造成大面积的伤害。
孝贤太子一直是很反对战争的,因为不管谁赢了谁,受苦的永远是百姓。他觉得有些战争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去杀死另外一个农民的儿子,只为了满足高高在上垂坐朝堂的老爷们的一己私欲*。
谁也不应该因为这种不知所谓的事情,就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
索性战争没有到来,平凡之众在一夜之间消失,就像是水消失在水中,再也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没有继续伤害自己。
孝贤太子也一直在努力想要推动血脉觉醒者的自我约束,为普通人争取更多的权力。
这里鼓书在唱的,就是在当年的乱象中生过的一个小小的真实案件改编,里面没有一个彻底的好人,也没有一个彻底的坏人,再争下去大家不过是两败俱伤,直至孝贤太子站了出来,完美的解决了事情。
现场所有的人都在鼓掌叫好。
只有闻时颂眼睛一眨不眨的在观察沈里,当沈里不解的看回来时,他才慢吞吞的说:“我皇兄没参与过这个案子,这后面是他们的狗尾续貂,强行大团圆。”
沈里自然而然的接了一句:“我知道。”
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了什么。
闻时颂一直在尽力避免和沈里主动提起与他皇兄有关的话题,他不否认他的皇兄是个很好的人,他也很喜欢他,很怀念他,但……
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转移了话题:“今天的太学生不少。”
沈里也很配合:“他们这是不准备考科举上岸了吗?”
闻时颂用折扇挑起了包厢的纱帘,看着楼外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走过的一张张文人墨客的脸,无不嘲讽的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太上进了,才会选在这个时候频繁的出入平康坊,岑夫子没教你吗?”
沈里摇摇头,他们暂时还没学到这个。
“那夫子给你讲了科举录取的潜规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