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云也用英语道:“请你们一定帮我们保护好女学生。”
陈贤听着她们的话,感觉她们异常的杞人忧天,无奈道:“不用担心,我来这里并没有恶意。”
正在聊天的三人集体沉默了。
他们以为陈贤只会德语,可是没有想到还会英语。
很快,几人就到了拉贝的办公室里相继坐下。
陈贤直接表明来意道:“拉贝先生,这次我来是想提醒你,在日本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谷寿夫等人的怂恿下,马上就会进行大屠杀。”
他的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确保其他人都能听懂。
此话一出,让在座的人都惊讶了一番。
约翰拉贝更是说道:“怎么可能?”
“日内瓦公约可是规定要尊重人道法。”
“你怎么那么肯定日军会进行大屠杀呢!”
几个人好像都不信任陈贤说的话,在日军才攻占南京的时候,确实和谐了一段时间。
只是时间过去后,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暴露了出来。
“凇泸会战的时候,日军伤亡惨重,原本他们喊得口号是三个月占领中国,只是却在凇泸会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此攻占南京都后,他们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
不仅仅是拉贝他们不相信,就连许多军人都不相信日军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中,一些键盘侠看着国军投降的时候纷纷表示不解,也表示为什么不和日军拼命。
在缺少武器装备,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拼命只是送菜而已。
像李教官和陆剑雄那样有计划,有预谋的埋伏,看看能击杀多少人。
陆剑雄最后为什么投降,那是因为再打下去所有人都得死。
李教官为什么战斗到最后一人,他们为什么不投降。
因为他们是中央军,见识过日本人的残忍,宁愿一死也不投降。
一个场战役的失败,遭受牵连的先就是战败的军人,那些以身殉国的人尚且死得有尊严,最悲惨的莫过于那些战俘们。
日本当时在对待中国的战俘上,是随意地打杀,毫无人道主义可言。
一个抗战老兵唐光谱在几十年后曾经说出过实情。
年仅19岁的唐光谱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参与者,也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他当时是国军教导纵队第三营当中的勤务员。
虽然只有19岁的年纪,他却已经是战场上的老兵了,见惯了生死的他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惊恐程度一生不忘。
部队在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之后,人人开始自危,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