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几人忙里忙外地做着灯笼,通体透明的玉石玛瑙将被贴在灯笼外,给这一件油纸糊的物件增添贵气。
王姮姬一开始兴致颓颓不情不愿,后被冯嬷嬷带得渐入佳境,忘记了做灯笼的目的,纯纯和桃枝桃干几个沉浸在动手做精细物件的单纯快乐中。
桃枝她们几个年轻小姑娘嘻嘻哈哈,王姮姬唇间也不由得荡漾着几分笑?,来回调整灯笼的骨架,试探灯笼的防火性。
“小姐再写几句祈福的话吧。”
冯嬷嬷提议,毕竟这是谢礼,嘴甜点没什么的,姑爷见了肯定动容。
夫妻俩感?情一好,小姐不用受罪,家族也兴旺,日子便红火起来了。
王姮姬书?法极好。
她作为?名门培养出来的贵女,骑射,书?法,琴技,都是一等?一的。
正是王氏善书?法,谢氏善诗词。
她得到过先祖王廙、王羲之等?人遗作真迹的熏陶,字既有形又有骨。
她写了个“宜室宜家”
四字。
——原封不动从当初婚契词里抄的,字虽写得好,很难说不透着敷衍。
冯嬷嬷皱眉,待要催她多写两句漂亮话,王姮姬却扔了笔不肯了。
她做灯笼的兴致渐渐熄灭,郁郁寡欢,意识到灯笼即将送给谁。
墨迹敷衍地挂在灯笼上,只好这样。
缺了两句小姐的祝福词,灯笼整体还算美轮美奂的,像一颗硕大的星星从遥远的银河降落在地面。
礼物送到了书?房。
书?房依旧灯火煴煴着。
郎灵寂伏案正对着满桌公文,收到这只灯笼时,微微有些?惊讶。
冯嬷嬷殷勤:“小姐感?激您的恩德,特意为?您做的礼物,弄了一整天?呢。”
郎灵寂摊开挂在上面的纸条,隽秀的几个隶字跃然,写着宜室宜家。
“谢谢。”
冯嬷嬷道:“小姐知?道您心里向?着她,怕您上下朝黑着,小小的灯笼,给您照点亮,却笨口?拙舌地不会写祝福的话。”
郎灵寂颔首,“有心。”
冯嬷嬷观察了几眼姑爷的神色,心满意足地退下了,临走又喋喋不休地转达了几句小姐的关怀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