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郎中皱着眉头,低头思索了一下,然后面色严肃的看着陈肇问道:“徒儿,你是不是觉得很得意?那我再问你几个问题。”
“麻黄汤药房确实是那四味,中药却分急火和慢煎,这麻黄汤何时急火,何时慢煎?病人有的风寒较重,伴随咳嗽病,你可知如何改进麻黄汤,添几味药物,又如何调配比例?有的女性病人来了月事,麻黄汤主方四味又不合适了,需要补血调气,又应该如何?”
陈肇张口结舌,他挠着头,心想这些你又没跟我讲过,我怎么可能凭空知道?
不过陈肇听过这几个问题之后,马上也明白了自己的浅薄,确实,中医博大精深,真正要跟师傅学的就是这些更加精妙的东西。
“师傅,徒弟知错了。”
陈肇低头对着钱飞道歉。
钱飞欣慰的笑了起来,他站起身来拍了拍陈肇的肩膀说道:“徒儿呀,我还真没现,你确实是一块可造之才,我本想考验考验你的本性,故意晾了你半个月,你不急不躁,性格适合当个医生,现在我又现你聪明好学,善于观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又勇于承认,好,好啊!”
钱飞说完之后沉吟半晌,然后站起身来把医馆的门关掉了。
“师傅,你关门做什么?”
“今天上午,我这医馆就不开了。不,应该说在你出师之前,我这医馆的上午都不开门了。我以后每天上午,都会尽全力教你中医药知识,你要认真听讲,下午开馆之后,也要实践抓药,你可明白?”
陈肇对着钱飞笑了起来,大声应道:“谨遵师傅之命!”
钱飞嗯了一声,笑着点了点头,陈肇搬了个凳子坐在钱飞面前,钱飞摇头晃脑的说道:“【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陈肇两眼一黑,打断道:“师傅,这不是《伤寒杂病论》么?”
钱飞老脸一红,瞪着眼睛说道:“你识字?还看过《伤寒杂病论》?”
陈肇憋着笑,点了点头说道:“就看过开头一点点。”
钱飞起身从柜子里面拿出三本书,往陈肇怀里一塞,义正言辞的说道:“本来为师以为你不识字,便想从医学著作给你教起,既然徒儿识字,就自己拿着看吧,遇到不会的就来问我!”
说罢,这个家伙就重新开了店门,翘着二郎腿不再理陈肇了。
陈肇偷笑了一下,心想这个钱郎中着实有趣,他翻看着三本医术,第一本和第二本果不其然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第三本却是一本他听都没听过的书,叫《钱氏小儿方》,作者叫钱乙。
陈肇突然感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他自习回忆了一下,立刻就想到了这个钱乙的来头,这人不是中国中医药儿科的奠基人,宋代的儿科圣医钱乙钱仲阳么!
太医院丞啊!
翰林医学士啊!
换到现代那可是中国医学院的院长!
陈肇又看了一眼钱飞,心想这个不起眼的钱飞也姓钱,莫不是这位医学大牛的后代传人?
一个早上,陈肇一下子改变了对钱飞的认知,钱飞也改变了对陈肇的认知,师徒两人都觉得对方不是什么简单人物,陈肇本来只是打算随便在这个二流医师这里划划水,免得以后自己拿出痢疾疫苗和药物的时候不被人相信,现在陈肇真的有了认真学习的心思,而钱飞,他本也是奔着陈肇殷实的家底去的,现在也想认真的教出来这个聪明徒弟。
中午十分,陈肇看书时间有些久,感觉眼睛有些酸胀,他放下书走到店外伸懒腰,一眼就看到了挎着竹篮子往这边走的芊芊。
芊芊的身形依旧单薄,但是自从跟了陈肇之后,这一年来陈肇天天从饭桌上偷肉菜给两位小侍女加菜,已经没了那种一阵风就会被吹倒的感觉,脚下的步伐很是稳定,脸上的气色也相当健康。
“少爷!”
芊芊老远就看到了陈肇,她挥舞着手臂,满脸都是幸福的笑意。
陈肇赶紧往前走了两步喊道:“芊芊,慢点别摔着!”
两人在大街上隔空秀恩爱的动作引起了路人的注意,芊芊一下子满脸通红,她低着头走到陈肇面前,小声说道:“少爷,芊芊给你送饭来了,少爷以后能不能不要在街上大声喊芊芊,芊芊好害羞……”
陈肇笑着摸了摸芊芊的脑袋,说道:“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芊芊是我陈肇的人,我巴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芊芊这么可爱漂亮,我多自豪呀。”
芊芊哪里听过这种级别的甜言蜜语,脸蛋更加红了,她深情的看了陈肇一眼,低声说道:“少爷饿了吧?我给少爷摆上饭菜!”
两人走进屋里,钱飞一看是陈肇的侍女,瞬间就知道又能蹭一顿免费的豪华午饭了,芊芊很有礼貌的对钱飞行礼,钱飞满不在意的催促她布置饭菜,拿了自己的筷子往桌子前一坐就等着开饭了。
前几天陈肇回到家之后,稍微抱怨了一句师傅家的饭菜花样有些简单,这一句细碎的家常话立刻被两位侍女记在了心里,二人请示了老爷和夫人,每天中午轮流给陈肇送饭,一开始陈肇还有些不习惯,现在也坦率的接受了两位侍女的好意。
下午时分,陈肇怀揣着三本医学名著告别了师傅,回到了家中,他先探头往家里面望了望,陈璇这个小魔头如果先一步回来,肯定坐在门牙子上等陈肇,现陈璇不在,陈肇就松了口气,给老爹老妈打个招呼,便一溜烟回到了自己房间,顺手把门给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