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你就快讲吧!”
周红一副期盼的眼神着急的催促到。
我清了清嗓子,开动大脑中的记忆库,给她讲了起来:“柳下惠,生卒年不详,姓展,名获,字禽,又字季,春秋时鲁国大夫,曾为士师,就是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因食采柳下o;柳下即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遂姓柳氏,谥号惠,称柳下惠。”
“鲁国你肯定知道的吧?”
我问她。
“哦!知道,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境内吗!咱们学历史都学过的。”
周红说道。
“嗯!是的!”
我说道,随即继续给她讲了起来:“他博文达理,外和内介,以善于讲究礼节着称于世。
史书上讲,柳下惠既有治国安邦之才,又具正人君子之风。但是却生不逢时,一直没能被重用,只做过管刑狱这样的小官。任职期间又因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而三次被罢免。
孔子、孟子称他为“被遗落的贤人”
孟子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并提,称赞他是“圣之和者也”
“和圣”
也就成了柳下惠的美称。”
在《荀子-大略》中记载了柳下惠“坐怀不乱”
的故事,于是后人将其誉为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
原句是这样的: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