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乱世枭雄485回免费听书 > 第385章 八大王剿四川(第3页)

第385章 八大王剿四川(第3页)

再加上紧临成都这个四川的首善之地,教化程度高得多,而城里的袍哥总舵把子又是当时的成都知府。

城里的总舵把子和各分舵,破城当时就被屠灭了。

所以,自从义军拿下成都后,到建立了大西国,成都的城内和四近的郊区,就没有袍哥再来袭扰过了,所以也就没有被屠杀,成都人还大都是老成都。

这也许就是后来数百年的成都,成都特色特别浓厚,时至今天,如像代表成都的竹椅盖碗茶、豆腐干下跟斗儿酒、赖汤圆、担担面、夫妻肺片、宽窄巷子、悠闲风气等等老成都特色,一直都还很浓厚的原因吧。

两个月之内,全四川的人口密集地区,那是真正的血雨腥风遍地刮!

而大西朝廷里面的各级文职官员,因为西京城内城外并没有屠杀,他们竟然还不知道,大西全国的富庶地区,正在猛刮着血雨腥风呢!

然而,也有的军队主官,因为不忍无区别屠杀百姓,或者他那儿并没有被百姓中的袍哥经常袭扰,就按兵不动,没有执行《七杀令》圣旨的屠杀命令。

比如不属于某个行省道,也不属于某个五军都督府的西营王泗,就是一个。

王泗在西营安顿下来后,把在葫芦谷期间帮助当地百姓提高生产技能、改善生活方式、办学教授文化传授武功、教百姓学五行匠作手艺等等方法,也用于了西营周边的百姓。

短短两年,还颇见了些成效。

特别是,王泗本人不怕徒弟学会了手艺就夺了师傅的饭碗,所以他把早年在御酒坊学得的酿酒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西营四近的百姓!

因为向百姓传授文化、教授武功和各种手艺,王泗军中,凡有一技之长的军官和士兵,时间稍久,就和当地百姓建立了很亲密的关系。

有的称兄道弟拜把子,有年龄大的军人,自己虽然没儿子配对对方的女儿,却结成了“干亲家”

,以标榜他们是亲戚关系。

更有不少军人,干脆到没有男丁只有女儿的人家入了赘,当上了姑爷。

这些军人每逢军营放假,可就有家可探了!

当地有百姓看着这些成了“真亲家”

的人家,其乐融融,明知自己家里有一男两男的,但还有女儿,也到军中来招婿入赘!

这在前明朝代,有男丁、或很多男丁,但女儿也不外嫁,要招婿入赘,那可只有官老爷和大富豪人家才做得到呢!

如今这西营地方,寻常百姓竟然也摊上了这种家室兴旺的好事!

而且,军中别说军官了,就是士兵,攒了这么多年的比官军高得多的军饷,时而还有奖励,所以全都有的是钱!

他们一入赘到亲翁家,就盖新房买田地,把没有女儿找军人入赘的人家,那是羡慕得做梦都在想有个年龄合适的女儿呢!

西营的军队,虽然人数多,但怕是有两三成军人和当地百姓建立起了这样那样的亲戚关系、结拜关系、朋友关系和师徒关系了吧!

因而,王泗本人就不忍屠杀当地百姓。

何况他王泗的军队,与当地百姓如此高度融合了,他的官兵兄弟们,怎能去屠杀他们自己的亲朋好友呢?

所以,王泗打定的主意是,只要自己这颗头颅能保全西营当地的百姓,他就被问了斩也无妨,所以他这里就按兵没动。

再就是涪城道外卫营的副都督刘进忠。

一到任后,刘进忠就奉都督郝安常之命,带了一个卫两千军兵,驻守在涪城以西的金山乡。

这里是成都平原的东部边缘,是扼守入川要道白马关的战略要塞,也是涪城防卫的“后花园”

所以,郝安常要派副都督刘进忠去坐镇守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