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姜林的一句话,却也问得孙虎哑口无言。
“领说的却也是实情。虽然前几年商王庚不顾先王丧期未过,贸然动了对我大唐国的战事。但此一时彼一时,若是我大唐国现在趁着东、南五十余诸侯国和方国对商国动战事之机,也加入进来,颇有些落井下石的意思。而且,虎哥,此番东、南这五十余诸侯国和方国动的伐商之战,我感觉成效并不会太大。”
杨戬朝姜林看了一眼,亦是将目光落在孙虎身上,幽幽地说道。
“却是为何?”
姜林,孙虎二人异口同声地朝杨戬问道。
“虎哥你也是曾在军中效过力的,难道不知道?夏、冬二季是最不适合动战事的,这两个季节里,过热和过冷的气候,会让兵士极其地不舒服。而且夏日多雨,冬季多雪,无论是这雨还是雪,都会对行军、作战造成极大的阻碍。此番东伯侯动的这战事,正是选择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东伯侯有意为之,故意选择这个时机为了打商国一个措手不及,还是所有的将领都忽略了。总之……马上就要进入多雨的时节了,别看联军此前用了半月时间就将大河以南商王王畿之地全部占领,但以后……可就真不好说了。”
“另外,商王大军虽然在前些年被我大唐国所众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番联军只是破了商国东卫和南卫,而西卫和北卫一旦整军回防朝歌城,加之王畿之地内的诸侯国和方国的军队,结果如何还真不好预料。要知道联军可是要一波一波地渡过大河的,若是按领此前在总参交流课上讲的,商王军队能半渡而击……想想都为这些联军觉得可惜。”
“所以这样一个战局不明了的战事,我们贸然的加入,着实有些不妥啊。再说,我们刚刚取得了故周国之地这么大一片地方,需要稳固这块区域才是当务之急。”
杨戬一口气将自己的心中所想道了出来。
“唔……是标下孟浪了。请领和杨总长责罚。”
孙虎听罢姜林和杨戬的一番话,却也咂摸出来其中的要害来。忙起身朝姜林和杨戬躬身行了一礼,严肃地说道。
“责罚倒也不必了。我知道你们这些当年从东伯侯国来的兄弟心中的怨念很重,但当年下令攻破东伯侯国的商王已经崩逝,并且我大唐国的总体战略是要从大处着眼,为了过去的一些恩怨,在这些小处耗费精力,着实不妥。下去还希望你能给众兄弟解释一二。”
姜林朝孙虎摆了摆手,此事就算翻篇了。
“是!”
孙虎朝姜林和杨戬二人又行了一个军礼,转身朝帐外走去。
“老杨,我若是现在想趁势拿下伊洛戎人之地呢?”
姜林目送孙虎离开,目光收回,朝杨戬问道。
“伊洛戎人之地……”
杨戬一时没反应过来。
“二郎有没有问过你伊洛平原和渭水平原这样的问题?”
姜林接着朝杨戬问道。
“问过……”
杨戬没想到姜林会有如此一问,回答的有些慌张。
“那你是怎么想的?”
姜林紧接着问道。
“我……我觉得二郎的问题颇有些水平,这两地皆是……怎么,难道领后悔将这里定为国都之地,又看上了伊洛平原那里?”
杨戬狐疑地望向姜林,不解地问道。
“若是没有渭水平原这里,伊洛平原那里则是选之地。老杨,你知不知道伊洛戎人那里有一处储量非常大的铁矿?还有储量非常可观的煤矿?”
姜林遥望东方,朝杨戬幽幽地问道。
“属下真不知。”
杨戬兴奋了。
“伊洛平原那里,不但战略位置关键,而且附近有铁矿、煤矿。一旦拥有,将是继晋阳、平阳外,第三个能大量出产钢铁的地方。以后我大唐国的各项生产建设,都离不开这钢铁行业的大力展。若是长途运输,又会大大增加成品的成本。所以凡是有煤,有铁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必须牢牢地握在手中的。”
“再说伊洛平原那里是渭水平原东边的门户,就如同你刚才所说,听闻东边有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你的第一反应便是东边的军队会沿着大河以南直入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想,伊洛平原现在都必须握在我们手上。那里可以说是我们将来东出的基地。”
姜林转向杨戬,终于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道了出来。
“如此一来,倒也与大河北岸我们的疆域呼应上了。”
杨戬想着沙盘上的情形,也道出了自己的意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