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近南摇摇头说道:“我的这个消息也是未经确定,现在就找你的义妹说,还是太早了。我现在只说一事,那倒是要难为风兄弟了。你得便之时问一下你的义妹,家中是否有一幅《信王秋游图》,长白山之行是否成功,只在此图之中的秘密。”
风雪帅摇头说道:“我与两个义妹相识多年,从不曾听她们说过有这幅图。”
“你只有空问一下就可以。如果当真不是,那又要费很多周折了。”
陈近南说道。
忽然隐隐传来一声清啸,陈近南旋即回了一声。不一会儿,房门被轻轻敲了两下,朱六斤过去开了门。一个年轻的书童站在门外,对着陈近南深施一礼说道:“主人,有要事禀报。”
陈近南让他进来说话,然后对其他人说道:“这是我的书童陈末,适才我让他在巷子口把风。”
陈末进来后,给陈近南磕了头,站起来。
陈近南指着其他人说道:“你但说无妨,他们十二人是李式开香主的部下,我来找他们有要事。”
陈末说道:“主人,刚才总舵有人找您,我说您在这宅子里有要事,他就给了我一封书信,让我的交给您。并留下一句话:王爷命您回,有重大的事情需要您回去主持大局。”
陈近南接过书信,打开观看。信中说道:吴三桂在云南已经起兵,号召天下响应,他自称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
,提出“兴明讨虏”
的口号,广东和福建两地也正在积极的响应,吴三桂已经整顿好了兵马,即将向湖南开拔,同时还要经略四川等地,延平王命陈近南火回台商议郑军人马出动之事。
陈近南看罢心潮澎湃,吴三桂果然已经起兵,虽说是被康熙帝削藩逼迫,但是南方各省响应者颇多,这是一次最好的反清复明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他也心中踌躇于刚才风雪帅所说的话,对三个藩王的过往劣迹,他不是不知,但是当前用人的时刻,如果仅凭延平王的万余人马,和天地会的人,复明何其难也。三藩均拥兵数十万,这是一支可以利用的队伍,如果能让他们真的高举“反清复明”
大旗,则天下共举,大事可成。现在,吴三桂已反,广东和福建与他是同气连枝,很快也会反,这样的良机不知道以后有没有,但是现在必须抓住!
他要立即赶回台湾去,与郡王商议此事,时间紧迫,于是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交给风雪帅,然后说道:“去长白山如何做,我都写在锦囊之中,如果你能在这里得到那幅《信王秋游图》最好,里面的秘密我也写在锦囊中了。如果,你们在这里什么也得不到,那就真的是江湖讹传,锦囊中也交代了下一步去哪里,总之在这里成与不成,你们第二步都要去此处。我现在马上要回去,先预祝你们成功。如果有什么现,或遇到难处,找当地的分舵求助,或叫人火给我带个信过来。”
十二个人一起点头说道:“请总舵主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做好此事。”
风雪帅继续说道:“如有大困难定向您报告,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缺人手,我们不会打搅当地分舵的兄弟们的。总舵主您此去也多注意身体,不要太操劳了。”
查头霜说道:“总舵主,如果我所料不错,此信定是报告吴已举兵。”
陈近南对查头霜一向比较喜欢,此人足智多谋,往往能把事情料的八九不离十,而且还能有恰当的计策应对突的危机。陈近南又看了大家一眼后说道:“举兵乃是当前的大势所趋,削藩也罢不削藩也罢,他们都是要反的,我们是国姓爷的部下,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现在时机已经到了,当然要响应。总之是不负了自己的抱负吧。你们此行也是异常的凶险,要多保重。”
陈近南从怀里取出了自己的一枚金令箭,只有中指大小和长短,说道:“这是我的令箭,凡天地会之人见此就如见我,必须遵从持令箭人的号令行事。风兄弟,适才我交代的事情就指望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