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她心存幻想,认为湛秋心软,说不定很快就不在意她们的过节了,以后该怎么样还会怎么样。那天之后她就明白,没有那种可能。
湛秋也有她的骄傲和脾气。
不过仍在除夕当天给湛秋了一条祝福。
她想着湛秋回不回都不要紧,自己的心意出去就好,果然也没有收到回复。
沈清慈后来想到送祝福时的心理,自己都不理解,怎么会弄到这种局面,按理把湛秋推开她会轻松不是吗?
湛秋不知道自己在默默关注她的日常,否则不会那么无私地更新“写一则”
,沈清慈每天都会在工作间隙上去看看。
有时候能看见新的,有时候不能,就看看之前的。
但从除夕开始,沈清慈就没再登录,她清楚湛秋过得很好,看不看都是那样。
于是直到返程的当晚,她才看见湛秋找到了那把伞。
对此,她无喜悦之情。
关于这把伞,她心绪繁多,理也理不清楚。
因她那时不爱看天气,常常出门时淋到雨,她无所谓,别人却心疼。买来送给她,说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选了最好的。
好听的话让人一辈子难忘。
后来断开往来,清理为数不多相关的物品时,她留下伞,是存了报复之心。报复自己。
是她自己的选择和贪心,把自己从安稳推到一个难堪境地,她想得到更多,却收获了从未有的狼狈。
其实没多久以后,她想到就感到好笑了,别人恋爱送房子送车尚且不谈多少真心,轮到她,只一把贵重些的用本来就不多的薪水换来的伞,就把她感动到了。
就以为,情谊坚固又长久,需要放进人生企划之中,要为此投入半个自我才刚好。
那自然是荒谬的想法,她本就不是那么重情的人,很快现对方也不是那样的人。
所以她留下伞,谨记那刻。
不摔同样的跟头和不再投入无谓的情感是她这些年一路顺坦的诀窍之一。
但年少时的那点“报复心”
让岁月一冲,也不多了,后来她有直面内心地想过,没有扔掉,最直接的一点还是舍不得。
虽然当时不肯承认,但美好的记忆就像一块可口的蛋糕,不因为留下的半块变质而影响尝过的那半块的美好。
当时的对方,当时的自己,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后来买多少把这样的伞也不心疼,她也有买过更贵的,但又怎么样呢,也不会因为多把伞再开心了。
因此它丢了后,沈清慈当下难以放下,不喜欢了可以是自己丢掉,就是不能接受这么一桩乌龙。
直到它消失半年以后,直到沈清慈跟湛秋相处越深以后,才感觉到,自己其实是解脱了。
她不在乎还找不着得回来。
她从来不是念旧的人,当初想记住的教训也记住了,或许还是会怀念那个时候单纯的自己,但不必寄托在伞上。
她又没失忆。
美好与教训一同消失,也是一种天意。
何况在她知道那个晚上生的事情之后,她并不怪湛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