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君问起这事,墨翟似乎揣摩到绍公的一丝用意。
正身向天拱下手,墨翟道:“天时命数不敢擅改。如君所言,确实听父母这般说过。”
宋绍公走到大石旁吹了吹灰,说:“天书昭示圣人在我宋国降世,能不能也预示着我宋国将复兴昌盛?”
“若能复兴襄公时天下霸主的荣光,真是令人期待啊!”
墨翟说。
“据查你们墨氏这一支,乃襄公兄长目夷的后人。贤侄天赋异禀,光耀墨氏门庭,恢复祖上的荣光,这副担子非你莫属吧?”
绍公笑问。
“借君吉言,但愿小民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墨翟说。
“只要早立大志,饱读圣贤之学,凭你的天分,未来不可限量。”
绍公拍了下墨翟的肩膀轻声说,“复兴我宋国,贤侄大有可为。”
“蒙君器重,将来若能为国效力,自当出力在前,不避隐人后。”
墨翟拱手说。
宋绍公走到大殿中间,指着贡案上的牌位说:“咱大邑商曾经多么辉煌的过往,到如今仅拥方圆五百里国土,身为商汤的子孙能甘心吗?”
“听说二十多年前景公兼并曹国,十几年前越王勾践赠送了彭城,不然也就三百里国土。开疆拓土不易吧!”
墨翟说。
绍公尴尬地笑笑,摊手道:“守土也不易啊!像晋国这般,如今多国权臣把持朝政,国君想励精图治,但大权旁落也难有作为!”
墨翟瞧着绍公,想到宋国的六卿,感觉这话暗伏凶险,便不再搭茬。
大殿外有人走动,似乎守卫在换班。
绍公抬眼向外看了看,转脸问墨翟:“贤侄现在上什么学?”
“自定居国都,小民忙着学木匠活,未咋读书。按约定待后年我到了束之年,往鲁国武城,拜在曾子门下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