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徐来眉头一皱,心里暗叹一声,他看着顾偃开的模样,心里慕然的蹦出了一个词,回光返照。
();() “是,父亲,儿媳这就让人安排。”
盛华兰没有看出来,她只是以为是顾偃开太过高兴所致,连忙出声答应。
祠堂中,顾家所有人都到了,给祖宗报了喜,徐来又紧忙的前往皇宫。
未时半刻左右,在这个正是人午睡的好时间时,徐来与榜眼姚放吾,探花崔菡三人一同进了皇宫觐见皇帝。
能进大殿中谢恩的也只有他们前三甲。
三人行了大礼,被招呼着起身。
然后又被夸赞了几句嘱咐了几句后,便有老太监拿着圣旨选读了赐三人进士及第,以及分派官职。
徐来状元郎,授予从六品翰林院编撰。
傍晚和探花,授予正七品的翰林院专修。
紧接着,便是按照规矩的随着太监出去,跨马游街。
一行三人骑上高头大马,徐来在最中间,榜眼和探花分别在左右两边,二甲进士步行跟在身后,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红绸漫天飞舞,街道两旁的客栈中,更是无数的大家闺秀都忍不住伸出头来一睹进士们的风采。
当然这其中最引起她们所瞩目的还要数探花郎。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探花郎,或许不是最有学问的,但他一定是最帅的。
所以这这才有了宁要探花不中状元的俗话。
当然,徐来这个状元也并非和往届一样是多大年纪的,骑马走在街头,他也被街道两旁的酒楼中那些胆大的小娘子们也砸了几個荷包。
游街结束,接下来便是琼林宴了,宴会中,皇帝为了体恤诸位考子的寒窗苦读,便也大袖一挥十分豪爽的给了诸位考子放了两个月的假,这也是给那些偏远地区来的考子们一个回乡报喜的时间,不得不说,在古代对这些文人们,那不是一般的人性化,这个特点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更是特别突出。
当然,重文轻武,重文有错吗?其实只要不务虚不务实,那肯定是没错的。
可惜从真宗开始,宋的文就开始偏向了,务虚不务实。
嗯,不错,就是那个凭借着自己一己之力,把泰山封禅彻底弄的以后再无一帝皇在去的宋真宗。
();() 羞于与之为伍啊,只能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若是说重文的大方向还是没错的只是细节出了问题有些跑偏了,那轻武可就只有错,这也是宋朝积弱根本原因。
徐来正在参加琼林宴时,顾府从顾偃开院中跑出一个神色慌张的小厮。
“大娘子,侯爷,侯爷怕是不行了,王御医让你们都去侯爷院里。”
小厮急急忙忙跑到盛华兰身边说道。
盛华兰闻言顿时脸色一变:“通知四叔五叔没有,另外让人把顾家子弟全都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