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翻身上马,调转马头,扬鞭吆喝一声,一人一骑便绝尘而去。
没过多久,前方的官道上,忽然马蹄声阵阵,就好像疾风暴雨的雨点,转眼间,神雷军的旗帜首先冒了出来。
“终于来了。”
祝修远说道。
近了,祝修远他们已经看清,远方的官道上,一大队人马正飞速逼近。
当先数人,正是林伯昌、吴少光、刘安平等三位副将。
至于神雷军另外一位副将,黄志高,此刻正在泉州水师大营中操练水师,并未出现在这里。
三位副将还簇拥着数人,看其身材样貌,应该是宫里来的太监。
转眼间,那队人马近了。
简单寒暄两句后,宫里来的太监便宣读圣旨——
大抵就是陈皇承认寇婉婉身为轻泉宫宫主的身份地位,然后是赐下的印信、朝服,以及一大堆财物等等。
接完了圣旨,祝修远吩咐林伯昌将五万大军安置在城外,然后返回城中。
……
回城后,祝修远第一件事,就是亲笔手书了一封信,派人送往驻扎在蜀中的梁军大营,请他们退兵。
两天后。
梁军并没有退兵。
甚至一个回信都没有。
“看来我们是该带兵北上一趟了。”
祝修远做出决定。
于是当日,驻扎在矩州城外的五万神雷军,开始做准备。
另外,寇婉婉通过轻泉宫宫主的号召力,从整个黔中各个州县中,聚集起来的三万人马,也开始做准备。
一共是八万人,将于明日拔营北上。
很快,时间来到第二日。
祝修远、寇婉婉,当然,还有一起去凑热闹的董淑贞,率八万人马北上出发了。
“梁军十万人马,驻扎在蜀中庐州的曲水县,桐梓河的西岸。而桐梓河东岸,就是黔中道的播州地界。”
行军大帐中,祝修远、寇婉婉,还有神雷军众将,聚在一起商量行军路线。
“我军从矩州出发,往北经过功州,进入播州地界,干脆就在桐梓河东岸安下营寨,与梁军大营隔河相望!”
祝修远指着舆图说道。
寇婉婉和神雷军众将都点头同意。
……
与此同时,梁军大营中,那梁军主将第一时间就探知到了神雷军的动向,并下令做好一切准备。
隔日。
祝修远率八万大军赶到了桐梓河东岸。
就在梁军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安营扎寨。
中军大帐中,祝修远又亲笔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阐明了大陈已经收复了黔中道的事实,并提及梁陈两国间,十余年的“友谊”
。
祝修远说得比较好听,这所谓的“友谊”
,其实就是陈国每年向梁国上贡的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