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荷雯哼了声,都懒得说了,即便没有血缘,在婆母心里,沈栩依然是分量最重的。
曹蓉一边看着淘气的儿子,一边磕着瓜子,“二郎说过,老四只要肯下功夫,凭他的头脑,考取个三甲进士不在话下。如今有名师加持,说不定能考取个一甲呢。”
杨荷雯又是一贯的语调,“多飞黄腾达,咱们沈家也占不着边儿啊,有什么用?”
“大嫂别把话说绝,多个人脉,多条门路,日后指不定用得上呢。”
潘胭坐在一旁,翻看着腿上摊开的书本,没有掺和。
季绾回来时,正听到杨荷雯揶揄潘胭,说若是科举准许女子参加,沈家能出个女进士。
早在多年前,季绾就从沈栩口中得知潘胭是个才女,可惜命运多舛,才秀人微不得志,被束缚在世俗中。
“绾儿回来了。”
每每面对季绾,潘胭都会主动打招呼,或有些微妙的惺惺相惜,潘胭从季绾身上感受到了尊重。
季绾拎着打包的糖水走进院子,放到几人之间的小桌上,招呼着三个孩子过来品尝。
廖家铺子的糖水实惠美味,三个孩子蹦蹦跳跳,欢喜不已。
季绾带回的份数多,足够一家子食用。
杨荷雯意有所指道:“自打廖家老两口没了闺女,时不时给咱家送糖水,不会是安了旁的心思吧。”
乔氏瞪她,“就你说多,人家就不能只是为了报答绾儿替他们讨回公道的恩情?”
杨荷雯不乐意了,“儿媳只是想给绾儿提个醒,别回头,那老两口岁数大了迈不开腿,让绾儿给养老。”
季绾坐在潘胭身边,抱起她的女儿沈茹茹放在腿上,一边喂孩子喝糖水,一边煞有其事地笑道:“我争取让自个儿有那个本事,以防到时还要劳烦大嫂操心。”
意思是,她有那份心思咯。
杨荷雯闲闲笑道:“养儿防老,养儿防老,沈家养出来的小辈,都给别人养老去了。”
乔氏端起喝剩的糖水回了屋,受不得大儿媳的尖酸刻薄。四子和四儿媳本事大,多养两个老人不在话下,她做长辈的都不在意,一个嫂嫂酸里酸气的作甚!
君晟回来时,季绾正在沐浴,他停下步子,找陌寒下棋。
后院有一副石桌,落下的雀鸟成了观棋者。
蔡恬霜搓搓下巴,不知大人为何突然有此雅兴,丢下香香软软浸泡在汤浴中的新婚妻子,找一个单身汉下棋?
过于寡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