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摆件,挺小的,只有人脸那么大,绣的乃是“灵鹊兆喜”
的图案。
其实就是一根盛开的梅花上,落一只喜鹊,飞一只喜鹊,很简单的图案。
“请您仔细看清楚。”
牛奶娘低眉顺眼的将这个摆件转了半圈,那图案的背面,则是“事事如意”
的柿子图!
“这是一个双面绣?”
二舅母看的惊喜。
“不,这叫双面三异绣。”
牛奶娘低头解释了一下:“您再侧着看就能看出来了。”
说着又把东西侧动了一下,两个舅母齐齐出惊呼:“真的不一样啊!”
田浩心说:稳了!
其实早在宋代已有“双面绣”
(在同一块底料上一针同时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技法,但那只是最初的两面针技法的双面绣雏形,后来元明都有进展,一直到清代“双面绣”
日渐成熟,并有许多传世作品留存。
但是在他那个时代,能人辈出,后人又想出来一个新的绣法,“双面绣”
已展为双面“三异绣”
,这种绣法在苏绣和国家的刺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且压根无代餐。
他特意问过了,这个时空,也没有双面三异绣!
第o7o章每一件都很用心
其实这种双面“三异绣”
为双面异形、异色、异针的绣法,是在同一块底料上绣出正反两面对应部位图样不同,色彩不同,针法不同的绣品。
技法和难度非常高,除了双面绣的一般技法外,还要考虑到双面的针脚和丝缕,达到绣面精致整齐、针迹线头藏而不露、双面异色分明的艺术效果。
田浩只知道原理,动手能力为零!
但是他知道这东西的原理就够了!
这种绣法最初叫“仿真绣”
,是由清末苏绣艺术家沈寿创作的技法。
在那个晚晴民初的时代,西学东渐,沈寿大师在刺绣时,吸收油画、摄影等西洋美术光影透视等原理,不仅追求形似,还力求光似,通过多次实践,渐渐领悟阴阳明暗原理,创造出虚实针来表现明暗之别,将其融化于传统苏绣之中,别出新意创出了“仿真绣”
,在苏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苏绣开创了新的前程。
同样的,这种绣法一般的绣娘都不会,田浩也是跟两个丫鬟连说带比划,研究了一个月才绣成了这么一件东西,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图案,是因为这两个图案简单,色彩对比强烈,才有更明确的视觉冲击,让人一看就惊艳非常。
“真的吗?老大媳妇儿,拿来给老婆子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