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三国志汉末霸业2 > 第23章 冶炼青铜造车制犁(第2页)

第23章 冶炼青铜造车制犁(第2页)

姜林看着青铜场内的布置,对红石扩又多了一份赞许。

“你是专家。这冶炼的事我就不过多地参与了。总之不论什么器型,都要用最好的青铜。先我们要铸造锯、斧、镐、锅。我将形状已经画出了,咱们一起讨论一下。”

说着,姜林从黑石平手上接过一张纸。

“你看,这个是斧,这是锯,这是镐。斧和锯主要用来砍伐树木和解木板。镐便是你们这些冶炼队开矿时所用的工具。还有锅,这锅大的用来煮盐,小的以后家家户户都要用。”

姜林将纸上的器型一一地给红石扩讲解道。

红石扩看着纸上的器型,虽然好像认识,但又和这个时代的工具有点不太一样。不过领教的东西,准不会错的。便命人开始准备制范的黏土。然后便亲自在姜林的指导下,开始捏制起模来。

“嗯,不错。这个刃再宽一点。对,好。可以了。脊部再厚一点,以后可以做锤使用。”

“这个镐的脊部再加厚点,现在有点薄弱。”

“这个齿再尖锐点。好。”

在姜林的监督下,扩很快地将镐、斧的模捏制出来,不得不说此人的手艺是真好,这两种器型已经和后世的几乎一模一样。而锯子是用军刀将一截木棒一点一点削成约两毫米的薄片,然后再一个齿一个齿的雕刻出来,再在两端钻大概半厘米直径的孔。

“扩,这锅你看看。我想制口部至少三步,深两步的锅,你觉得厚度要多少才能保证强度。”

姜林朝一旁还沉浸在对三件器型痴迷中的扩问道。

“喔,我看看。我想至少需要一指半这么厚才行。”

扩思考一番后说道。

“一指半,约三厘米左右。和我之前计算的非常接近了。”

姜林心里盘算着。“好。就按三指来。”

说罢,众人开始动手。

由于姜林所画的锅,就是一个后世大锅的形状,中空没有支撑。所以扩决定先制阳范,按姜林所说的尺寸,众人一番忙碌,将一个倒扣着的锅底的形状做了出来。

“领,这阳范要晾半天,明日将锅的模直接做在这阳范上,晾制几天后,才能烧制模。等模烧制好了,才能制阴范。阳范、阴范也要晾制几天,才能烧制范。所以……”

“是我大意了,我还以为比较简单,没想到这么复杂。好,那锯子的范可以先制出来,先制一批锯子也行。我今夜便住在这里了,明天再返回晋阳镇。对了,我再削几个钉的木模,明日你们将钉的范也制出来。锯和钉要尽快出来,车那边要造车。”

说着,姜林又捡起一根十厘米左右的木棒,开始削起钉的样子来。不多时,一个长度约为十厘米的扁头四棱锥长钉便削制成了。

“这个钉以后很多地方用得上,你们要多多铸造。最好一范可以出很多个,才不浪费时间。”

姜林将后世塑胶注塑行业一模多穴的知识对扩讲解了一遍。

“领天纵聪明,我等佩服。”

红石扩肃然行礼说道。

“你不要急着拍马屁。你祖、父在青铜冶炼的过程中想着摸索不同原料的比例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所以在你的工作中也要不断地去摸索。另外我告诉你,那西边的东西,如果加入不同的物质,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希望你以后可以慢慢地去摸索。”

“你们大家也一样,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要都动脑子思考,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大家一起探讨。没准你们现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进步,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用脑。”

姜林对青铜场的村民们又叮嘱了一番,然后见天色已晚,便和众人回到了生活区。

众人围坐在篝火前,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姜林一些不关痛痒的问题,姜林都认真地一一解答。这些村民中不但有原红石村落、黑石村落的村民,后来还加入了新并入的两个村落的村民。姜林向大家征询了目前晋阳镇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姜林建言。

经过姜林的一番汇总,大致将村民的需求归纳了几点:一、食物缺乏、以及太过单调,除了农忙时吃的稍微干一些,平时都是喝粥就咸菜;二、劳动工具太差,处在石器、木棒阶段,效率非常低下;三、居住环境差,此时的居住环境只能保证人冬天不直接被冻死,但如果冻出一身病来,很少有能熬过冬天的。并且此时的人除了婚配后可分得茅屋,其他人都是一家人居住在一个茅屋内,非常不方便,夫妇晚上想做点什么还要等孩子睡着。四、便是安全问题,主要是对北边鬼方外族的担忧。

“大家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几个都已经注意到了,并且已经在努力地改善。我们在此处开设青铜场,就是为了给大家铸造锋利、结实耐用的工具。几天后我们还会有不苦不涩,雪白雪白的盐供应大家食用。明年,我们还有新的食物和调味料,还会给大家建造宽敞、明亮的房屋,几年后,我们还会有新材料的冬装。等我们的城建好了,鬼方人来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我们在城墙上便能将他们一一消灭,现在需要就是人力和时间。我向大家保证,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