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铺不是很大,有一个十字街,二三十家固定商铺,只有等赶集的时候,才会变得热闹起来。
今天正好就是赶集的日子。
三十里铺逢五逢十有集,也就是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以及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尽管不是那些大乡镇,三十里铺的镇墙还是比下河村的村墙好很多,最起码没有缺口。
近些年不太平,经常有土匪出没,几乎每个村镇都有围墙。
“站住,干什么的,买东西还是卖东西?”
把守镇门的土兵拦住了王宇。
注意,是土兵,不是士兵。
王宇不卑不亢:卖些土特产。“
见王宇虽然穿得破,气质却不一般,几个土兵就放缓了态度:“卖东西要交五个铜钱的摊位费。”
王宇在镇上读过两年私塾,当然知道规矩。
平时进镇子是不收钱的,等赶集的时候,摆摊卖东西的才收费,买东西的不收钱。
为此,王宇来之前还特意向兰花婶借了几枚铜板。
交了钱,土兵扔给王宇一个木牌,相当于完税凭证。
拿着木牌,就可以在镇里找地方摆摊卖货。
卖肉的,卖菜的,卖筐的,卖笤帚的……
王宇转了一圈,现有几个卖山货的,其中就包括兔子。
不过,基本都是死兔子,活得很少。
王宇找了一块空地,把兔子和山菌摆了出来。
“咦,你们的兔子都是活的?”
东西刚一摆好,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三十里铺距离大青山不远,山里纵使有危险,也免不了出一些猎户。
不过,和其他猎户打到的猎物相比,王宇地摊上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兔子,实在太吸引人的眼球了,很快就有人围了上来。
“你们的兔子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