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寒门宰相笔趣阁无弹窗 >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2页)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2页)

章越闻言微微一笑,面上则道:“臣不敢,此事太后知道即可,不必写入遗诏中。”

高太后闻言对章越大生赞赏。

顿了顿,高太后点点头道:“不知卿以为何人出为山陵使?”

山陵使制度起源于唐朝,原来李渊病逝时由房玄龄和高士廉出任山陵使,这本是恩典。

到了唐代宗即位时,用山陵使的差遣,兵不血刃地免去了右仆射裴冕和郭子仪的差事。

到了宋朝也没有认真执行宰相出为山陵使的制度,到了真宗时恢复了,让丁谓出任山陵使,到了仁宗英宗时,韩琦两度出任山陵使。

韩琦第二次出任山陵使后遭到王陶的弹劾而罢。

高太后的意思,就是让自己趁着蔡确出任山陵使的时候干掉蔡确。

这是一出借刀杀人之计。

你要上位,手上必须沾血。否则我凭什么信你。

不过章越佩服的不是高太后,而是蔡确……从之前官家临终托孤,再到不过半个时辰,他便预判到高太后的举动,因此向己示好。

师兄不愧是师兄,永远比别人快一步。

铜雀灯台上凝着半融的蜡泪。

章越平静地道:“循故事,当由左相蔡持正出任。照祖宗故事,事毕辞相。”

高太后指尖轻捻念珠缓缓道:“永昭陵覆土后,韩魏公因英庙多病服药之故,未曾辞相。永厚陵覆土后,方成就辞相佳话。其中深意,卿当明白。”

其实宰相出任山陵使后,辞不辞也看皇帝心意。韩琦在英宗时就没有辞,因为英宗帝位不稳。而在神宗时,便觉得你韩琦有隐患,所以通过帝师王陶出面将韩琦拿掉。

当然王陶是自以为能够取代韩琦的,牛逼轰轰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底,结果……上次进京时,还要看章越脸色。

不过对方元丰三年病逝时,章越也没给对方难看,给了一个体面的待遇。

思忖片刻,章越郑重道:“太后明鉴。若有臣子不识时务,朝廷自当有大臣效王陶之事。“

高太后闻言,凤目中闪过一丝满意。

“卿家思虑周全。“高太后微微颔,“既如此,便依卿所奏。”

蔡确出任山陵使期间,章越什么时候令蔡确退位,就什么时候接替左相。

谈妥了待遇,章越也不轻松。

君子只谋其为不谋其位。

章越整肃衣冠,郑重拱手道:“太后容禀,臣虽不敢比肩司马公之清节,然于经史之道亦有微见。司马公宁辞枢副之职,甘居洛阳修书十五载,此等风骨臣实钦佩。然臣以为,治国之道贵在通变。“

高太后指尖轻捻念珠,凤目微抬:“章卿但说无妨。“

“臣观史册兴替,“章越声音沉静如深潭,“制度演进如江河奔流,多是顺流而下,鲜有逆溯而返。嘉佑之治虽称太平,然时移世易,其法已难为继。譬如行路,唯有披荆斩棘、架桥渡河,方能开辟新途。若遇歧路便思返程,终难致远。“

高太后手中念珠忽顿,章越此言一出,她也是动容,一旁张茂则也知在这个节骨眼上能说动,能打动高太后的,也只有章越一人了。

高太后问道:“卿家此言,是要老身谨记大行皇帝遗命?“

章越伏再拜:“臣恳请太后以官家遗志为念。一者荡平西夏、收复燕云,二者承续新法。此二者实为社稷长远之计。“

“新路旧路之说。。。“太后沉吟片刻,念珠在掌心轻转,“卿言新路当勇往直前,老身却以为若见歧途,及时折返亦是智慧。免役法可暂缓更张,其余新法。。。且容宰执共议。“

章越目光扫过太后手中忽紧忽松的念珠,心知这已是最大让步,遂肃然应道:“臣谨遵懿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