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官员不是傻子,都到了如今这样的局面,肯定能够现整件事另有内情。
只不过,即便灾民们说的全是事实,他们也会将其当做谎言。
因为一旦承认百姓口中的事实,那么整件事情的过错就在朝廷,错在圣上,错在百官。
史官必定会在史书上记录下这浓重的一笔:圣上昏聩,百官无能,使百姓无粮可食。
史书留名,遗臭万年!
无论是圣上还是文武百官,都不可能会让这样的事情生。
所以,无论事实如何,他们都会默契的将过错推到灾民身上。
朝廷拨款赈灾,这是不争的事实。
灾民聚众叛乱围困京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只看结果,忽略过程。
百官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是:百姓受叛臣蛊惑造反围困京城,地方官吏无能,京中文武百官力挽狂澜平息灾民之乱。
城外的灾民不断呼唤,直到把嗓子喊哑了,也没有等到京官出来交涉。
“为什么?”
灾民们大声质问:
“难道我们不是大周的百姓吗?”
“难道我们就活该被饿死吗?”
“难道我们就没有活下去的资格吗?”
“谁能出来回答我们,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灾民们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这一路走来,他们心中仍然抱有一丝希望,觉得自己是圣上的子民,只要抵达京城,圣上不可能对他们不管不顾。
从陇右道至京城,灾民们吃的是江景辰从地方上“赊借”
来的粮食,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稀饭配大饼。
有时候饿极了只能挖一些野草树根充饥。
正是因为心中抱有希望,哪怕无时无刻都在忍饥挨饿,也从没想过要去抢其他百姓手中的粮食。
因为许多灾民都认为,自己是受灾前往京城告御状的灾民,而不是四处抢粮的暴民。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们,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会在意。
所有灾民都将目光看向江景辰,齐声高呼道:“求大人为民做主。”